美术馆不仅是一座建筑,也是艺术与人的纽带,承载着城市的文化记忆。深圳美术馆、深圳关山月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以及深圳各区美术馆及诸多小而美的画廊、美术机构,它们不仅承载着艺术收藏与展览功能,更通过公共文化服务的范式革新,推动城市文化从政府“单一供给”向“全民共创”转型,提供了城市美育的创新样本。
中国美术走向世界的桥头堡
作为距离香港最近的城市,深圳成为改革开放的先锋,深圳美术馆从建成之日起,就承担起了“文化窗口”的作用。1976年,深圳当时唯一的风景区——深圳水库内建起了一座建筑,名叫“深圳展览馆”。作为当时前来深圳旅游的港澳台游客和外宾必游的一个景点。后来,深圳展览馆更名为深圳美术馆。
深圳美术馆建馆之初,就吸引了吴冠中、陆俨少、蒋兆和等一大批国内知名艺术家在深圳举办展览,许多大师的作品经由深圳美术馆和香港博雅画廊合作的深圳博雅画廊,向香港市场出售,成为当时中国美术走向世界的桥头堡。
随着深圳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重心的转移,深圳美术馆原有展馆已不复使用,2023年11月6日,深圳美术馆(新馆)正式开馆,成为深圳文化新地标。
▲观众参观深圳美术馆(新馆)“黄宾虹的山水之旅与艺术创作”展。
相比于40多年前深圳美术馆的“文化窗口”定位,全新的深圳美术馆拥有宽广的视角与先锋的姿态,将带来多元的思想与艺术,在激活本土艺术生态的同时,也架设起连通世界的桥梁。
走入坐落在龙华民治的深圳美术馆(新馆),仿佛进入一座美丽殿堂。作为全新的城市文化地标,深圳美术馆(新馆)由KSP尤根·恩格尔建筑事务所与筑博设计事务所共同设计,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展厅面积2万平方米,半室外雕塑展场3900平方米,设置艺术展厅18个,配备典藏画库、学术报告厅、艺术图书室、公教活动空间、艺术餐厅、文创商店以及地下停车场等多功能配套服务空间。
漫步美术馆内,观众能切实感受到,无论是功能设置、设备配置、建筑装饰等标准均达到一流水平。这是一个集美术展览、艺术收藏、文化交流、人才培养和公共服务于一体的国际美术殿堂。
深圳美术馆(新馆)主要关注二十世纪中后期以来以城市化与社会变迁、多元文化、科技变革与现代生活等为主题,与深圳创新型城市相结合,体现深圳精神的视觉文化和艺术。现收藏各类美术作品超9000件(套),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书法、摄影等艺术品类,形成以国内外现当代艺术名家作品、本土及粤港澳大湾区优秀艺术家代表性作品为主的特色收藏。展览策划分为传统文化、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特展、馆藏精品和当代艺术五大系列。新馆不断在学术深度和品牌影响上下足功夫,擦亮老品牌的同时策划推出新品牌。
逐步成为全球艺术、设计交流的重要平台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协同发展的深化,深圳美术馆(新馆)正逐渐成为全球艺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开展跨文化交流,举办具有影响力的国际特展也成为深圳美术馆(新馆)的重要文化使命之一。
▲深圳美术馆(新馆)在吴冠中大展设置儿童友好区,为儿童提供专属视角。
开馆以来,深圳美术馆(新馆)举办“盐田千春:颤动的灵魂”“互生景观——艺术科技展法国奥普莱奖深圳首展”“印象新生——法国诺曼底油画写生与影像展”“乔治·兰多:笔间的复调与哲思”“东京ADC展”等国际特展,制造了“现象级热展”。新馆从深圳“设计之都”以及国际化的城市特色出发,正与日本、波兰、西班牙、法国、荷兰等国的美术馆、博物馆洽谈深度战略合作。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国际顶尖设计组织——东京艺术指导俱乐部(简称东京ADC)成立70余年的首次海外大展,由深圳美术馆主办的“东京ADC海外首展”成为深圳美术馆暑期的一大热门展览。该展涵盖90位来自东京ADC的会员以及40位ADC奖入围与获奖者的200余件作品。
作为深圳美术馆(新馆)首个收费的“国际特展”,早鸟票一经推出,销售火爆。举办国际收费特展,是深圳美术馆满足市民高品质、多样化等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举措与实践样本。
48元的票价,一杯精品手冲咖啡的价格,即可带给观众国际化、高层次的展览项目和更好的观展体验,满足深圳市民更多元的文化需求。此外,针对不同的观展人群,还推出针对不同人群的早鸟票、亲子票等优惠票价。
记者了解到,从6月28日开展截至8月21日,东京ADC展观展人数超过一万人次。观展人物画像丰富,既有白发苍苍的银发艺术爱好者驻足,也有年轻父母带着孩子解读经典设计;既有深圳设计组织集体观展,也有港澳游客专程前来打卡。观众职业覆盖科技、金融、教育、设计等20余个领域,这种“全龄化、跨行业”的参与特征,印证了深圳作为移民城市的多元文化基因——不同背景的人群在艺术中找到了共同的语言。
推出多元公共教育活动,让艺术融入日常
除了推出国内外知名大展,深圳美术馆一直探索通过跨界融合的方式,推进全民美育的探索。2024年,深圳美术馆与深圳交响乐团联合推出“ART DATING乐荟:我和深圳有个约会”艺术跨界品牌系列活动,通过“美术馆+交响乐”的形式促进艺术交流互鉴。
▲家长带着孩子在深圳美术馆(新馆)参观。
对于学术性较高的展览,深圳美术馆也推出了专业人员的导览,配合东京ADC展览,推出特邀设计师导览系列活动,在8月-10月展览期间,由五位知名设计师深度导览,与观众实现内容共创。
深圳是全国首个系统性提出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的标杆城市,深圳美术馆不仅在展览之余推出针对儿童的公教活动,还在吴冠中大展展场策划儿童友好区,为儿童提供观看吴冠中艺术的专属视角,让孩子与大师真迹“零距离”。此外,深圳美术馆推出“松柏计划——长者友好日活动”,针对长者免预约入场,享专属导览与温馨服务。通过在部分展厅现场提供放大版作品说明文字,大屏清晰指引、专业导览等服务,为银龄群体创造舒适、便捷的艺术体验空间。
(受访者供图)
编辑 周晓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