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委港澳办主任姜力琨:深化深港澳务实合作 在丰富“一国两制”实践中展现深圳担当

深圳特区报
08-24 09:36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必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基本方针,促进内地与香港、澳门融合发展、相互促进。深圳毗邻港澳,地处改革开放和对港合作“两个前沿”。深圳经济特区45年的发展史,是一部深港合作不断向前迈进、不断取得新成绩的历史。香港的资金、人才、技术在深圳崛起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双方从早期“三来一补”的加工贸易,到基础设施、金融、科技创新、教育医疗等多领域全面合作;从最初注重引进资金、技术、发展理念、管理模式,到推进两地机制对接、规则衔接;从过去香港单向“辐射”深圳,转为双方双向“辐射”,协同发展、相互成就,进入全面加速新阶段。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市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港澳工作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中央港澳工作大局,从政治、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始终胸怀“国之大者”,举全市之力支持服务港澳保持长期繁荣稳定发展、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努力以深化深港澳全方位、深层次紧密务实合作不断丰富“一国两制”事业新实践。

把握“改革主题”,谋划新时期深港合作战略方向

一是以改革思路破题,2019年首次以政府文件形式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重大国家战略实施,出台《关于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的意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科技创新、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对外开放平台,形成全方位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合力。二是聚焦改革创新研究制定深化深港全方位合作的有关方案。立足国家“十四五”规划赋予香港的“八大中心”定位,发挥深圳科技、产业创新优势,提出金融、科创、贸易、旅游、民生等八个方面的两地合作事项,以更积极作为支持香港实现由治及兴,融入国家改革发展大局。

建立“一套机制”,举全市之力加强与港澳更紧密合作

一是率先建立高层会晤和合作会议机制。作为全国第一个与港澳建立地区合作机制的副省级城市,深圳早在2004年、2006年就与港澳特区政府建立了深港、深澳合作会议机制。近年来,在该机制框架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与港澳特区行政长官会晤频密,定期总结成果、研究问题、部署工作,签署法律、金融、教育、旅游、青年等多份合作协议,以高层共识引领两地加强交流合作。二是创新设立专班工作机制。2021年,在市港澳办的牵头推动下,深港两地率先建立了“深港合作专班机制”,由深圳市委主要领导和香港特区行政长官牵头抓总,深圳市分管领导和香港各政策局局长直接负责,深方28个部门、港方14个政策局全程参与,形成“北部都会区专班”等19个专班75项任务,通过点对点对接、定期开会、动态评估等方式,形成闭环式、全贯通的工作落实体系。深圳与澳门特区政府也建立了“深澳合作专班机制”,每年召开深澳合作专班会议统筹推进落实专班各项任务。深港、深澳合作专班机制已成为深港澳合作的重要抓手。

打造“两大平台”,以点带面牵引深港合作取得新成效

一是高水平推进前海开发开放。牢记设立前海平台的初心使命,推动“深港风投创投联动发展18条”“协同打造深港知识产权创新高地16条”“便利港人港企发展20条”等措施落地,前海集聚港资企业近万家,高水平打造深港国际金融城、深港国际法务区、国际人才港,率先落地“港资、港法、港仲裁”。二是加快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始终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科技创新,推动“河套深圳园区规划”“河套香港园区发展纲要”“海关支持河套10条”等政策落地,河套“科汇通”政策全国复制推广,大湾区临床实验协作平台在“一区两园”同步设立,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开园。

聚焦“三大联通”,做深做实“一点两地”全新定位

一是推动基础设施“硬联通”。广深港高铁建成开通,莲塘/香园围口岸开通,皇岗口岸重建加快推进,沙头角口岸获批重建。二是推动规则机制“软联通”。发布涵盖12个领域共39项可在深圳便利执业的境外职业资格目录,吸引1280名境外专业人才来深就业。三是推动交流交往“心联通”。出台《关于进一步便利港澳居民在深发展的若干措施》等便利政策,为港澳居民来深旅游、消费、经商提供优质服务。共同打造舞剧《咏春》港澳创新版本,联动港澳承接十五运会竞技项目,以文体交流增进国家认同。

围绕“四个领域”,推动深港合作向全方位深层次迈进

一是金融互联互通升级提效。成立深港金融合作委员会,深港通、跨境理财通、债券通、私募通、ETF通、保险通“六个联通”更加顺畅高效,数字人民币可视硬钱包全国首发,自2021年起连续四年在香港成功发行深圳市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二是科技创新协同推进。成立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际总部,实施深港澳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累计资助资金超5亿元。“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创新指数连续5年全球第二。三是民生合作不断深化。教育方面,全市共有港人子弟学校6所,22所学校加入港籍学生班计划;与港澳缔结姊妹学校546对,中小学校接纳港澳籍学生超3万名;医疗方面,开设12家港资医疗机构,获批使用临床急需进口药械76种。青年工作方面,高质量建设12家市级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截至2025年8月,累计孵化香港项目1851个;配合实施“粤港澳大湾区香港青年实习计划”,累计发动804家深圳企业提供4829个实习岗位,安排1729名香港高校学生来深实习;打造“港澳青年国情研学”等品牌活动,不断增强港澳青年对祖国的凝聚力向心力。四是搭建公务员交流协作桥梁。持续开展港澳籍公务员招录,目前共招录港澳籍公务员24人。根据粤港公务员交流协作协议,深港双方互派10名公务员开展为期三个月的交流协作,两地公务员充分交流、紧密合作,有力地推动了深港合作走深走实,增强了深港作为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的联系纽带。

事实证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基本方针,促进与香港、澳门融合发展、相互促进,是深圳经济特区45年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积累的一条宝贵经验,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在新起点上,市委港澳办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抓紧抓细抓实深圳与香港、澳门更紧密务实合作,高质量推进深港澳各领域合作迈上新台阶,为推动新时代“一国两制”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辑 刘彦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