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深圳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论坛举办 多方共策安全治理新路径

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泳
08-23 18:39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本次论坛以“智绘湾区,骑迹未来”为主题,围绕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的痛点难点、治理模式与产业创新进行深入探讨,致力构建多元共治、安全可靠的电动自行车出行生态

8月22日,2025首届深圳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论坛举行。本次论坛以“智绘湾区,骑迹未来”为主题,围绕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的痛点难点、治理模式与产业创新进行深入探讨,致力构建多元共治、安全可靠的电动自行车出行生态。

论坛上,广东省地方标准《电动自行车集中充换电设施建设及运营管理规范》(DB44/T 2703—2025)正式发布。来自政府机构、科研院校、行业协会及产业链企业代表共500余人出席。

据了解,随着电动自行车保有量持续增长,更安全的电动自行车使用技术也成为市场广泛需求。在此背景下,深圳率先举办首届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论坛,就是要聚焦行业痛点,探索系统性解决方案。

论坛现场,深圳市电动自行车行业协会会长范炎聪在致辞中表示,电动自行车已成为深圳市民日常出行的重要方式,是城市交通“最后一公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维系着民生百态和新业态发展。但同时,消防安全、交通秩序、电池质量、充电设施不足等管理挑战也成为城市治理的新课题。他表示,必须共同平衡“便利”与“安全”“发展”与“秩序”的关系,以多元共治破解现实难题。

本届论坛旨在搭建开放、协同的高层次对话平台,汇聚政府、行业、企业、学界和用户多方智慧,围绕政策法规创新、技术标准升级、智慧监管应用、安全宣传教育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关键领域展开深度研讨,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科技支撑”的治理新格局。深圳作为改革创新的前沿,将积极推广智能电池、充电桩和物联网监管等技术,完善全链条标准体系,筑牢市民安全防线。

论坛举行了“换电之城进社区”启动仪式,推动安全换电服务走进社区,切实解决居民充电难题,提升民生安全水平。

在主题演讲环节,多位专家与企业代表分享了前沿观点与实践经验。广东省电动车商会执行会长蓝世有介绍了“电动自行车全生命周期数字化服务平台”,强调数字化监管的重要性。

合肥能源研究院调研员周峨峰则从技术角度出发,探讨电池全流程安全管理模式的创新路径。中国矿业大学深圳研究院祝培旺主任提出“全链条治理深圳模式”,为城市级电动自行车管理提供新思路。

爱玛科技(广东)有限公司总经理靳开发从产品研发角度,分享了“从‘行稳’到‘致远’:从产品研发到交付使用的一路护航”的实践方案;嘟嘟换电总经理廖志成介绍了“打造安全、方便、实惠的全民换电模式”的创新探索;集泰技术电动自行车项目组组长刘喜洪则聚焦材料安全,分享了“两轮电动车电池包胶&漆一体化防爆燃应用解决方案”。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王敏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泳)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