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塘街道为居民提供暖心贴心服务 诠释基层治理“温度”与“速度”

08-22 07:26
摘要

光明新闻全媒体记者 龙冠斌 通讯员 李冬冬 余跃琼

近期,玉塘街道暖心故事频现,社区工作人员紧急护送患病独居老人就医获锦旗、网格员多方联动助走失老人平安归家。这些发生在居民身边的温情瞬间,展现了基层工作者“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责任担当,折射出街道民生服务的城市温度。

生命通道上的“接力赛”:独居老人转危为安。某日,科润社康中心向玉塘社区发出紧急求助:65岁的独居老人张先生高烧至39.5℃,身体多项指标异常,需立即转诊。然而,老人因脑梗后遗症行动困难,子女远在外地。社区值班负责人陈敏接到通报后,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带领3名工作人员携带轮椅赶到社康中心。“当时老人意识已有些模糊,我们一边联系光明区人民医院开通绿色通道,一边安排车辆和陪护人员。”陈敏回忆道。在急诊室里,工作人员推着轮椅带老人做CT检查,帮忙取药缴费。当老人提出要支付车费时,网格员小王婉言谢绝:“您健康平安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这场持续6小时的爱心接力并未随着老人住院而结束。社工小李每天定时电话随访,协调社康医生上门更换导尿管,还联系志愿者为老人准备营养餐。几日后,科润社康中心主任送来“心系百姓健康 为民服务显真情”的锦旗,并表示此次救护行动各个环节无缝衔接,真正打通了老年人就医的“最后一公里”。

半小时寻回“迷途归人”:网格联动显效能。无独有偶,田寮社区网格员麦杰豪、巫思科在巡查时发现,一位银发老人拄着拐杖在商业街来回踱步,口中喃喃自语。上前询问后得知,老人早晨出门散步后迷失方向。网格员一边安抚老人情绪,一边启动“警网楼”联动机制,通过“社区-楼栋-住户”三级微信群发布寻人信息,并联系警格长调取周边监控,同时走访沿街商铺。结合日常走访积累的“人房关联”数据和商铺老板提供的关键线索,网格员迅速锁定老人居住的小区。当老人走进家门时,其家属激动不已,连连握住网格员的手表示感谢。

从护送就医的争分夺秒,到寻回走失老人的细致排查,玉塘街道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基层治理的“温度”与“速度”。玉塘街道将持续深化“党建+民生”服务模式,聚焦老年人、特殊群体等,建立健全日常走访、应急响应、关爱帮扶等工作机制,努力让每一位居民都能感受到“家门口”的安心与温暖。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