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提出一系列奠基之举、长远之策。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圳创新发展寄予厚望,早在2018年就勉励我们,“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为全国的一面旗帜,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要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新动能,提升新势能,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
深圳始终把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来落实,聚焦打造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把整座城市作为新质生产力策源地、孵化器,全方位建设创新之城。当前全市全社会研发投入达2236.6亿元、增长18.9%,连续9年两位数增长,研发投入强度达6.46%;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21年、国内专利授权量连续7年居全国首位;“深—港—穗”科技集群连续5年全球第二。
回顾深圳45年科技创新的发展历程,从特区成立初期依托“三来一补”引进技术,初步奠定科技创新基础;到主动开展集成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再到积极推行自主创新,加快建设国家自主创新型城市;直至当前加速推进原始创新,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转变。贯穿其中的就是:构建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需求为牵引、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
坚持把企业作为链接科技和产业最关键节点,把创新资源向更高效市场主体配置,鼓励、支持和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企业研发能力持续提升。深圳创新呈现“6个90%”,即90%以上创新型企业是本土企业、90%以上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以上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研发资金源于企业、90%以上职务发明专利出自企业、90%以上重大科技项目发明专利源于龙头企业。2023年,企业R&D经费投入2085.78亿元,占全社会研发投入达93.3%。优质创新主体层出不穷。不断完善发现和培育瞪羚、独角兽企业体系,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近4年增加6000多家,2024年突破2.5万家,平均每平方公里拥有1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近4年增加990家,2024年达1025家、居全国城市第二。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近4年增长458.8%,2024年达95家、居全国城市第二。顶天立地的大型企业、开天辟地的创新企业和铺天盖地的中小微企业不断涌现。
支持重大创新平台载体跨越式发展
深圳集聚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光明科学城、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等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各类创新平台载体超4000家。全市积极统筹各类资源强化重大创新平台功能,实现协同联动、错位发展。一是建好建强各类实验室。高标准建设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省实验室、市重点实验室等平台载体。国家实验室在智能算力互联生态建设等方面取得标志性成果,深圳医学科学院与深圳湾实验室一体化建设,福田实验室和大湾区昇腾算力应用创新研究院正式挂牌,省级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获批。二是密集布局大科学装置。材料基因组、脑解析与脑模拟、合成生物研究等大科学装置建成,神经疾病研究、头戴式荧光显微镜等创新成果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三是梯队培育各级各类创新中心。高质量建设国家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5G中高频器件创新中心、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等6家国家级创新中心,推动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四是探索建立新型研发机构。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建立“实验室+产业化公司”创新孵化体系,深圳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构建“楼上楼下”“沿途下蛋”创新创业综合体,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推广。河套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深圳)、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深圳)、北京大学科学智能学院揭牌,实施战略科学家全权负责制,支撑人工智能等领域突破。
以技术攻关加快形成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催生新产业
积极构建新型举国体制深圳路径。支持创新主体承担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实施重点领域研发规划,围绕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实施重大专项,以“揭榜挂帅”“项目经理人”等方式推进核心技术攻关;以“业主制”实施数字孪生城市专项,以项目经理人制实施低空经济专项,以定向委托实施高端装备与仪器专项、新型储能专项。ECMO、核磁共振设备实现国产替代,全球第三大移动操作系统原生鸿蒙正式商用。2024年深圳获评26项国家科学技术奖,人工智能大模型为精准天气预报带来新突破、玻色编码纠错延长量子比特寿命入选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推动科技成果有组织转化。累计建设概念验证中心和中小试基地128家,技术转移入库备案机构129家。推动全市职务科技成果改革,引导各类创新主体探索“先赋权后转化”“先授权转化再确权”等新模式,科研人员转化科技成果积极性显著提高。支持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推动人工智能在全域全时充分应用,发布近200个“城市+AI”应用场景清单,全市集聚众擎、乐聚、影石创新等一大批智能企业。推动高科技、时尚潮流、好用耐用消费品在全国全球发行,深圳推出全球首款三折屏手机,华为Mate系列、问界系列等成为现象级产品,传音手机常年占据非洲智能手机出货量首位。大力发展低空经济,制定国内首部低空经济法规《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获批实施无人机城市飞行试点,构建低空经济设施网、空联网、航路网、服务网“四张网”。
建立健全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
大力发展耐心资本、大胆资本,出台全国首个创业投资地方法规《深圳经济特区创业投资条例》,设立千亿级产业集群基金、100亿元天使母基金、20亿元科技创新种子基金,引导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深创投近三年累计投资项目超600亿,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23家。丰富科技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推进银行科技专营体系建设,认定两批45家科技支行。设立总规模50亿元科技小微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为1.2万家科技型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依托公共数据完善征信体系,归集37个公共部门33亿条数据,推出“科技初创通”征信产品,为2万家科技初创企业生成“第一张画像”。打造最佳科技金融生态圈。依托深交所建设全国性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交易中心,在全国范围内提供展示发布、撮合匹配、存证公示“一站式”服务,累计服务各类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和科技企业项目9000余项;打造全国首家政府主导高科技项目投融资服务平台,建设运营南方创投网;举办“深圳创投日”品牌活动,为718家优质创新企业搭建路演平台。
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更加夯实
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全市高层次人才2.62万、人才总量超700万,连续两年被评为最吸引“95后”城市。在人才引进方面,坚持“引凤筑巢”和“筑巢引凤”相结合,为颜宁、沈向洋、戴宏杰、查尔斯·李波、埃菲·杰曼诺夫等顶尖人才量身定制世界级研发机构。发布鲲鹏青年创新创业行动计划,为在校大学生和青年创业者提供最高100万元资助。在人才发展方面,推进深圳科创学院建设,构建全新机制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聚焦青年创业现实困难,梳理面向全市青年人才可配租房源及创新型产业用房,建立“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无忧安居体系、“一张办公桌、一间办公室、一层办公楼”乐业办公体系。在人才评价方面,入选全国深化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城市,印发《深圳市关于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的实施方案》,以“破四唯”和“立新标”为突破口,以“评什么、谁来评、怎么评、怎么用”为着力点,构建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评价体系。
面向“十五五”,深圳将充分发挥市委科技创新委统筹协调作用,前瞻系统谋划科技创新主攻方向、重点任务、发展目标,聚焦人工智能、生命科技、前沿新材料、未来能源等重点领域,统筹部署全市科技发展重大战略、重大政策、重大基础设施,以“攒局”思维联动大湾区构建大科创格局,积极蓄势以原始创新为主要特征的第三增长曲线,在建设科技强国征程中走在前列、勇当尖兵。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李璐 三审 甘霖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国庆的红漫过鹏城街巷,中秋的月挂在深圳湾的夜空,这个双节,不必复杂,只需一次简单的 “比心”,就能把对祖国的赤诚、对家人的思念,装进深圳的每一处风景里。无论你在深圳何处,用手势“比心”,让国庆、中秋元素入镜,拍一张照片、剪段创意短视频,或是写下拍照打卡图文攻略,带话题分享出来,让你对祖国的爱、对家人的情,被更多人看见! 【本期话题】#双节在深比心祖国#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0月8日 【活动奖励】优质内容可获得“深圳盒子”、读特客户端开屏展示机会
防台风准备不用手忙脚乱,总有人琢磨出省时又管用的省心办法——或许你有快速封窗的懒人技巧,又或许你总结了台风天必囤清单……这些防台风的实用经验,都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本期话题】#防台风准备大作战# 【活动礼品】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参与形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发布视频动态(视频为mov或mp4格式),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5位用户送上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台风预报员一定要专业吗?不,来鹏友圈放开“整活”,用夸张表情“追”台风走位、幽默语言输出硬核防台风知识,用有创意的方式解锁“台风预报员”新身份,让台风防灾知识悄悄“出圈”! 【本期话题】#台风预报员挑战# 【活动礼品】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参与形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发布视频动态(视频为mov或mp4格式),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5位用户送上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台风预报员挑战# 《等风来》 图一:9月22日17:40 听说有台风,我和妈妈去钱大妈囤点菜,谁知货架空空。 图二:18∶30 妈妈在网上订菜, 外卖小哥破天荒地隔了4小时送达,他们一定忙到飞起。 图三:22:00 家里的小猫咪不知道台风将至,惬意地趴着。 图四:9月23日8:00 因台风停课的我按部就班地居家学习。 图五:9:00 同学爸爸发了一个视频,不知哪里来的猴子爬到了闹市区的一棵树上,它是不是也预感到台风将至? 图六:11:30 在家,我也要开启我热爱的体育时间。 这是台风“桦加沙”来临前,一位小学生“等风来”的日常。🙃🙃🙃 未完待续。
百年工运·月满华章——大富社区工联会开展双节同辉游园活动 (通讯员:大富社区 张川梅)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正值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中秋国庆来临之际,观澜街道大富社区工联会于9 月 26日在共联都市智谷园区开展了以“百年工运·月满华章”为主题的双节同辉游园活动。大富社区工联会主席、共联智谷园区企业工会会员、职工群众等共150余人欢聚一堂,在欢声笑语中重温工会百年历程,共话团圆情谊,共贺祖国华诞。 在“互动游戏区” 里,套圈、投壶、丢沙包、蒙眼敲鼓、猜灯谜等项目也是热闹非凡,每个人都能 “一展身手”,领取自己喜欢的小奖品。有企业职工表示:“平时工作忙,很少有时间陪孩子玩,今天这个亲子游戏特别好,既增进了感情,又感受到了节日的氛围。” 大富社区工联会主席表示:“工会成立 100 周年,不仅是一个历史节点,更是一个新的起点。社区工联会始终与职工同心同行,未来,工联会将继续秉持 “服务职工、共建家园” 的理念,开展更多接地气、暖人心的活动,让工会成为职工最信赖的 “娘家人”,助力社区建设得更加美好。” 此次游园活动不仅为企业职工带来了节日的欢乐,更凝聚了工会力量,增进了职工间的情谊。下一步,大富社区工联会将以成立 100 周年为契机,持续深化服务内涵,创新活动形式,团结带领广大职工为社区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让 “工会温度” 温暖每一位职工。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