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中山市委书记赖泽华到我市市政道路改造和黑臭水体整治工程项目工地,慰问一线施工工人,调研督导工程项目推进情况。
赖泽华来到西区富华道和石岐区倚江路,察看道路升级改造和“瓶颈路”建设情况。
富华道改造升级工程是今年中心城区道路全要素提升改造的重点工程之一。
项目西起沙溪南路—老中江公路环形交叉口,东接西堤路止于岐江桥,途经G105跨线桥、翠景道、升华路、中山一路等路桥,全长约2.63公里。2019年11月开工建设至今,已完成总工程量进度92%,实现了国庆节前全线通车的目标,比合同工期提前了近5个月;正在施工人行天桥的上部结构及电梯,将争取于今年11月底前全部完成。
倚江路道路工程位于石岐区康华路中段片区北部,毗邻岐江河,西连沿江路,东接东华路,道路总长580余米。
作为我市全力攻坚的38条“瓶颈路”之一,该道路原计划于今年12月底通车,为完善区域路网,尽早还路于民,市住建局与有关镇街和职能部门积极沟通协作,推动项目在9月30日实现通车,比预期目标提前了3个月。
通车后,片区交通压力得到有效缓解,周边市民出行更加方便,也为石岐总部经济区开发建设打下有利基础。
链接:
目前,除倚江路外,市住建局所负责建设的“瓶颈路”中有14条正在加快施工,其中,翠宝路、南区沿江路(东段)已完成总工程量约70%;悦宾路、南沙路等5条道路已完成总工程量约40%。
在工程现场,赖泽华看望慰问一线施工人员,为他们送上月饼和清凉饮料,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大家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感谢。
赖泽华说,在国庆中秋“双节”同庆、万家团圆的时候,为了让市民出行更加便利,施工人员加班加点赶工期,真正体现了“舍小家为大家”。同时,相关部门、镇街自我加压、抢抓工期,这种精神和干劲值得肯定;其他市政工程项目也要以此为标杆,全力以赴加快推进落实,确保兑现向老百姓的承诺。
要彻底扭转一些工程项目“围而不动”“围多建少”等现象,做好工程组织,维护施工秩序,加强工地管理,在保安全、保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确保“每天都有新变化”,最大限度减少对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影响。
赖泽华来到石岐区大滘涌,察看河涌整治成效,听取中心城区15条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情况汇报。
今年我市全力推进全流域黑臭水体整治,综合采取“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活水循环、智慧监管”等措施,在确保完成国家、省关于“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90%以上”硬任务、确保年内消除黑臭的基础上,推动水质持续改善,实现“长制久清”目标。
链接:
中山计划三年投入600多亿元推进全市黑臭(未达标)水体整治工程建设,确保打好打赢黑臭(未达标)水体整治攻坚战。其中,中心城区(东区、西区、石岐、南区、沙溪、大涌、五桂山、港口)由市住建局负责实施建设,其他17个镇由市水务局统筹建设。今年全市15个流域整治工程将全部动工,15条列入全国监管平台的河涌要全部消灭黑臭,任务艰巨、时间紧迫。
赖泽华指出,目前我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成效与目标要求、群众期昐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黑臭水体整治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具体行动,全力抓好中央及省环保督察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切实做好对账销号工作。要注重“一盘棋”系统推进,强化市镇村联动和部门协作,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等立体化治理,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坚决防止“翻烧饼”问题。要把好治理成效验收关,组织第三方专业机构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开展“回头看”,对个别返黑返臭现象要紧抓不放,深入细致查究原因、提出对策,不断巩固治理成果。
市领导李长春参加调研。
编辑 董雯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