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家6岁娃最近阴茎好像变大了,还总莫名勃起,是不是发育太早了?”
门诊里,家长焦急的描述让医生警觉起来。检查后发现,这不是普通的早发育,而是肾上腺肿瘤在“捣鬼”——它偷偷分泌雄激素,把孩子的身体催得“提前启动”。
今天就来聊聊这种容易被忽视的“外周性性早熟”,家长们可得擦亮眼睛。
外周性性早熟即假性性早熟,是指性激素异常分泌绕过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A)的正常调控,直接作用于性腺或靶器官,导致儿童在青春期前(男<9岁,女<7.5岁)出现第二性征发育的一种病理状态。
正常情况下,男孩子的青春期会等9岁以后慢慢启动,但外周性性早熟就像按下了“错误的加速键”:
图源:网络
⭕️ 阴茎悄悄增大,还会在没有性刺激时频繁勃起
⭕️ 可能早早长出阴毛、腋毛,甚至出现痤疮、体味变重
⭕️ 但有个关键区别:睾丸并没有跟着变大(这是和中枢性性早熟的核心不同)
就像开头的案例,6岁男童正是因为肾上腺长了肿瘤,肿瘤自主分泌雄激素,绕过了身体正常的调控系统,才导致这些异常变化。
为啥肿瘤会让孩子提前发育?
⭕️ 肾上腺皮质肿瘤可自主分泌雄激素(睾酮、DHEAS等),直接刺激外生殖器发育。
⭕️ 这类孩子查血会发现雄激素飙升,但调控青春期的促性腺激素(LH、FSH)却处于幼儿水平,说明中枢系统没“下令”,是“底下作乱”。
更让人担心的是,它可能还会带来这些问题:
骨龄超前,未来可能长不高
生长先突然加速,之后又停滞不前
皮肤出现色素沉着(提示肾上腺功能异常)
部分肿瘤可能是恶性的,侵袭附近器官
家长要警惕这些信号
别把发育早当“好事”
✅莫把“发育早”当好事:
男童阴茎增大,尤其是伴随莫名勃起、体味变重时,需排查激素异常。
✅拒绝盲目进补:
鹿茸、蜂王浆等含性激素类似物,可能诱发性早熟,会给“潜在肿瘤”火上浇油。
✅必查项目不能省:
骨龄片:评估骨骼进展速度
性激素+肾上腺激素:揪出异常的激素来源
影像学检查:超声/CT排查肾上腺、睾丸病变
总之,外周性性早熟就像身体的“激素警报”,早发现、早检查、早治疗是关键。
如果家里宝贝有类似情况,请及时就医——有时候,早点发现,就能给孩子一个正常生长的未来。
编辑 许家宜 审读 伊诺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万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