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简称“海博会”)10月15日至18日将在深圳会展中心精彩呈现。9月30日上午,深圳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0海博会的筹办情况及特色亮点。
副市长张勇,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海洋渔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喻春,深圳市特区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文雄出席。发布会由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王楚宏主持。
创新引领海博会突破圈层
李喻春介绍,深圳全力克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正高标准、高质量推进2020海博会各项筹备工作,办会思路突出”创新引领“和“出圈”“下海”。
突出创新引领,打造海博会科创“标签”。本届海博会聚焦海洋战略前沿领域,聚焦海洋科技创新和自主研发,围绕船舶及港口航运、海洋资源开发、海洋高端装备、海洋电子信息、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生态环保和安全等六大板块,集中展示海洋领域“高、精、尖”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成果。目前,已有涉及40多个行业细分领域的600余家单位报名参展,展商遍及2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其中包括67家外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
突破海洋圈层,促进陆海统筹发展。本届海博会将海洋应用场景的展示、海洋文化意识的培育列为重要任务,按照“海陆统筹”思路,突破海洋“圈层”,既搭建海洋经济产业链上下游涉海单位实现供需对接的专业平台,又打造引领陆地企业探索海洋的信息窗口。同时,以促进海陆统筹发展为宣传推介重点,引发社会对保护海洋、利用海洋的思考,逐步培育起公众的海洋文化意识。
打造论坛品牌,共商海洋前沿发展方向。本届海博会采取“宏观论坛+专业论坛”模式,打造既具有国际视野又前瞻务实的多层次多维度海洋领域论坛品牌,海洋行业众多专家和大咖齐聚一堂,共话全球海洋治理、国际海洋合作等宏观话题,研讨海洋科技领域关键技术及学术前沿的专业课题,为蓝色经济产业发展出谋献策。
注重展会实效,探索多元化合作路径。以“促进交易,促进新技术投资,推进新技术和应用产业化”为目标,谋划海洋经济招商和项目推介、金融机构企业对接洽谈、涉海企业项目路演、海洋科研成果对接等活动。
“1+18”场海洋论坛碰撞智慧
李文雄介绍,2020海博会主题为“开放合作、共赢共享”,包括展览、论坛、配套活动三方面内容。展览面积6万平方米,相较去年面积增加了63%。展览时间由3天增加至4天。其中10月17日、18日为周末,将面向普通市民观众开放,以普及、展示海洋经济魅力,培育大众海洋文化意识。与2019年首次在深圳举办相比,本届海博会要求更高、规模更大,将在展览内容、论坛设置、配套活动等方面有较为突出的变化。
亮点一:展览覆盖更加全面。
2020海博会主动对标休斯顿海洋油气展、挪威石油展等海洋领域国际展会,结合深圳特色,突出创新引领,聚焦海洋战略前沿领域,确定了船舶及港口航运、海洋资源开发、海洋高端装备、海洋电子信息、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生态环保和安全等六大展览板块。
前期组织召开了多场涉海单位座谈会,走访调研重点涉海企业、机构和协会,不断丰富参展产业链条和门类,搭建涵盖上中下游的海洋领域全产业链合作交流平台。
招商局、中海油、中交、中广核、中集、中电科、华为海洋、中兴通讯、云洲智能、中车等国内重点海洋经济龙头企业,以及西门子、ABB、埃克森美孚、康士伯、克拉尔、俄罗斯石油股份公司等外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将携领先产品、解决方案及技术需求亮相海博会。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海博会特别设置了“深圳40周年海洋发展历程”主题展区,全面展示深圳海洋产业不断集聚、蓝色经济结构和层次不断优化提升的过程。
亮点二:论坛内容更加多元。
按照“宏观论坛+专业论坛”模式,围绕探讨海洋经济发展的宏观趋势和专业技术问题,设置了“1+18”场具有前瞻性和专业性的海洋论坛,打造海洋领域专业人士研究行业难题的共享平台。
其中,国际海洋经济合作发展论坛作为宏观论坛,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海洋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为主题,将邀请全球50位来自政坛、商业和学界的领袖级代表,以及400位与海洋经济密切相关的专业嘉宾,深度探讨后疫情时代如何推动和促进全球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等话题,为中国和深圳打造世界级海洋中心城市提供经验和建议。
18个专业论坛聚焦行业前沿热点技术问题,围绕船舶工业前沿技术、海洋资源开发、智慧海洋技术和装备、卫星物联网与智慧海洋融合应用、海洋生物医药、海岸湾区生态环境保护、海上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设置多场平行技术论坛,重点探讨行业科研技术、成果转换、技术瓶颈等内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自然基金会、世界海洋理事会负责人和爱丁堡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院士和专家学者,国内外涉海龙头企业高管等,将参加上述论坛。
线上线下同步打造项目对接平台
李文雄表示,海博会既是推进海洋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重要功能平台,也是促进海洋经济国际合作的高端经贸平台。为此,2020海博会将创新打造交易项目对接平台。
亮点三:配套活动更加丰富。
自然资源部将继续发布《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20》《2020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等多项成果,为海洋经济宏观调控和涉海企业投融资决策提供参考。
2020海博会以促进交易为目标,积极收集展商举办或参与配套活动的需求,策划多场海洋经济招商和项目推介、金融机构企业对接洽谈、项目投融资路演、新产品新技术发布、海洋科研成果对接等海博会系列配套活动,包括中海油海洋创新需求挑战赛、海洋孵化器宣讲活动、卫星物联网与智慧海洋融合应用项目路演、海洋生物医药与功能制品产业发展投融资对接会等,推动海洋领域投资及技术应用的产业化。
展会同期,深圳还将举办海洋文化周、海洋科普教育、海洋文化体验系列活动,邀请大国重器“深海一号暨蛟龙号”“天鲲号”抵深并向公众免费开放,有效引导社会各界进一步认识海洋、关心海洋。
亮点四:线上线下融合办展。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本届海博会将依托5G、AR/VR、云计算等新技术,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开展,以“互联网+大数据+贸易+会展”新模式,搭建“国之重器”综合展、虚拟会展、VR 企业展、AR 精品展、供采对接平台等,开启全球蓝色经济合作“云窗口”,打造永不落幕的海博会。
线上展会构建了六大板块虚拟展厅,将不限期提供产品技术发布、展示推介、投资合作、政策公告等信息服务,推出一批领先的技术、产品和成果,展示我国海洋领域“大国重器”及高新技术研发成果。开幕当天,无法抵达现场的观众可通过线上实景展示,感受到海博会现场盛况。
海洋孕育了生命、联通了世界、促进了发展。深圳将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高质量办好海博会,为进一步促进海上互联互通和务实合作,推动蓝色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见习编辑 王子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