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新闻全媒体记者 雷小林 通讯员 谢佩怡 廖锦帆 文/图
近日,光明街道迳口社区“追光市集”热闹开场,古村文化与现代潮流在此交融碰撞。
迳口古村麒麟舞表演。
摄影爱好者的无人机镜头下,石径、祠堂、碉楼古韵悠然;同时,黄氏大宗祠前,少年们正跟随AI影像舞动麒麟,鼓点铿锵。这场活力四射的市集,让有着800年历史的迳口古村,宛如一部被重新翻阅的厚重史书,焕发出崭新的活力与迷人魅力。
迳口村的得名,源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
据记载,村庄建在上山直路之口,这条小径是当年通往东莞的通道,村落建在小径口,故而得名“迳口”。迳口村坐东北朝西南,村正面左侧,案台塔岗山倚靠着大顶岭;右侧则是圆墩岭和麒麟山。村东南建有水围和庵头,这些建筑承载着村里的历史文化记忆。村右侧传说本有数块石头,如今改造为双年展展厅,寄托着村民对美好未来的期望。周边还有腾仙岭等众多富有传奇色彩的山名古迹,这些地名都是迳口先祖根据传说及自然现象传承下来的精华,生动有趣,仿佛一部鲜活的史书,记录着古村的过往。
在迳口,铿锵锣鼓穿越百年,麒麟矫健舞步踏响青石巷陌。迳口麒麟舞源于清朝,已逾150载,承载着先民对“四灵之首”的虔敬与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如今,麒麟舞在传承中创新,积极推动“麒麟舞进校园”活动,吸引众多青少年加入,为传承注入新鲜血液。社区联动中山大学开发“麒麟舞AI传承大师”系统,突破传统教学局限,让麒麟舞技艺传承更加高效。
迳口社区通过举办麒麟文化节等活动,扩大麒麟文化知晓度。麒麟文化衫等文创产品让祥瑞符号跃上日常用品。2023年,迳口麒麟舞荣列光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斩获广东省麒麟舞大赛铜奖,正以创新之姿舞出永恒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