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何柳/文 李雅静/图
▲宝安中心区道路沿线绿化带四季常绿。
近日,宝安日报《市民热线》开设的“您的金点子,宝安新样子!——我为环境秩序提升献一策”征集活动,收到许多市民关于绿化管养品质提升的建议。大家围绕行道树和绿地日常管养、绿化带共建共治等方面积极献策,助力推进环境秩序综合整治,让家园更美更宜居。
问题
绿化带成“停车场” 灌木疯长易藏蚊虫
从新城立交走宝安大道进入宝安中心区,夹竹桃、紫薇花等乔木迎风招摇,天气酷热,宝安大道和创业一路两旁仍然可见红的、黄的鲜花盛开。
▲自行车倒在绿化带里。
而在上川路、裕安路走访时,记者发现部分绿化带成为电动自行车、自行车、共享车辆的违规停放点。流塘路的绿化带以及绿化带周边的花池、草坪,也有零星自行车倒放在茂密的灌木丛中,导致盛开的花被压倒。
▲汽车压进绿化带上。
道路两旁茂密的植被在装扮城市的同时,往往也容易成为蚊虫鼠蚁的乐园。在前进路两侧、宝安大道辅道以及水库路阴暗处,因其潮湿,蚊虫很多。
▲前进路沿线部分绿化带草皮状态不佳。
行道树有时候也成为街头涂鸦者的“画布”。家住西乡圣淘沙小区的市民小英告诉记者,新湖路上偶见不文明者在椰树上的乱涂乱画,自己只能告知物业及时清理。这些涂鸦不仅损害城市形象,也会伤害树木。
献策
合力布局绿化植物 共治共享绿色空间
家住老城区的骆珍女士酷爱养花,她建议灌木种植的种类需要慎重。骆珍建议绿化带应该兼顾美化和方便清洁,要以低矮植物为主,节约养护成本。
行道树和绿地养护要考虑植物生长的秩序。“绿化初期设计得都挺好,随着树木的长大,光照环境发生了变化,下层灌木需要的阳光逐渐被上层乔木遮挡,最终灌木长势渐弱甚至死亡,导致黄土裸露。”园林设计师张友强建议,绿化整改要想尽一切办法办法保障边缘以草坪覆盖,在植矮的地被植物上点缀一些球形色彩秩序,或是丛生开花灌木植物,保障城市绿化的观赏性和功能性。
邀请市民共治或将成为未来城市景观打造的另一种方式。红树林基金会的志愿者小艾向记者介绍了今年6月中旬多方联合发起的“共栖花园公民科学”项目。其中建设的5个特色共栖花园,探索乡土植物对城市生物多样性提升的作用,增强市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如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共栖花园,邀请市民共建湿地边的“生态链枢纽”。这个“枢纽”里藏着自然界“食物—栖息—迁移”生态链小秘密,生态保育、自然科普、互动体验一站齐全,大人、小孩都能轻松解锁生态小知识。明德实验学校碧海校区共栖花园,邀请学校师生共同建设藏在屋顶的“阳光小天地”,核心是全阳生境的韧性植物监测,花园结合劳动实践课程,打造了集种植体验、自然观察、科普实践于一体的户外课堂。
“未来邀请市民共治共享家门口的绿化带,让市民成为参与者、治理者,破坏绿化带的不文明行为也许能够在共治中得到纠正。”小艾说。
升级
全面加强绿化管养 实现四季花开不断
在记者的群访过程中,市民普遍对宝安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城市绿化景观表示满意。今年以来,宝安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以“精简务实、服务为民”为行动准则,将重点片区建设与民意诉求深度融合。围绕“公园城市”建设重点工作、宝安中心区等重点区域,通过深入现场调研、优化流程,谋划中心区20条道路提升计划,大浪社区公园、领航公园、市民广场等完成健身设施升级;新安公园、九围社区公园、石岩湖湿地公园等7个公园的儿童活动场地旧貌换新颜。
按照行道树和绿地的管养计划,每年在春、冬两季对管辖区域内的开花乔木进行大规模施肥,平时对草皮及灌木视缺肥情况进行追肥。在日常巡查过程中,加强黄土裸露、行道树树池排查整治工作,对黄土裸露处进行补种绿化。在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来临前后,加强对管辖区域内树木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对乔木下垂枝过低、遮挡指示牌、信号灯、路灯等树木进行修剪。
夏季炎热时,为了在城市绿意中可见花开,宝安城市的绿化管养单位从植物选种、种植规划、日常养护、季节管理等多方面系统开展工作。以宝安中心区为例,绿化专家根据季节特点,优选适生花卉品种。通过巧妙搭配花期互补的植物,实现四季花开不断的景观效果。据养护单位平通公司介绍,目前在裕安一路中分带种植了开花品种紫玉兰和紫花风铃木,在宝安大道种植了小叶紫薇、紫花风铃木和洋紫荆。盛夏时节,宝源南路的大红花、裕安一路与宝安大道交会处的粉花凌霄、夹竹桃和小叶紫薇,正绚烂绽放,这几种夏花品种即便高温酷暑也能花开成瀑,将整片区域装点得绚烂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