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方圆 | 星光下赶路

08-15 09:05
摘要

王智宏

走出校门时,路灯刚睁开惺忪的眼。我没有像往常那样径直回家,右拐踏上工业七路前往风尚西餐厅。这条曾丈量我五年光阴的老街,此刻正被暮色染成暖黄色。

体育场的声浪最先漫过来。隔着铁栅栏,望见那些踩着轮滑腾跃的身影,他们从高墙斜坡俯冲,在空中划出青春的抛物线。三十二岁那年的我,也能滑出这般漂亮的弧线。如今站在栅栏外,想到竟会因为孩子靠近阳台而心悸。时光像个老练的陶艺师,悄悄重塑着每个人的形状。

花店的香在下一个街角等候。玫瑰、百合、雏菊们挤在暮色里,睡莲在塑料桶中半眯着眼。卖花人正给杜鹃喷水,细雾中浮着七色彩虹。我忽然觉得花朵都是会呼吸的辞藻,每个名字都藏着造物主的诗心。

炒花生的焦香领我穿过斑马线。老人守着通红炉火,铁铲与铁锅碰撞出旧年的节奏。青烟裹着香气攀上电线杆,恍然看见二十年前的故乡黄昏:晒谷场的灰堆焖着红薯,晚风捎来谁家腊肉香,母亲们的呼唤此起彼伏,把暮色喊得又皱又暖。

一辆载着青菜与孩童的自行车,在红灯前停成剪影。女人车筐里的油麦菜还沾着泥,男孩书包侧袋探出半截蜡笔。当绿灯亮起,他们的背影便融进归家的溪流——原来每个匆忙的躯壳里,都有一盏等待点燃的灯。

四海公园在餐厅对面摊开掌心。前夜独坐湖畔,雨后睡莲捧着水做的镜子。月光给每片荷叶镶银边,蛙鸣在空旷中织网。这座城需要这样的留白,像书页边角的批注,容我们在喘息的间隙,有了安静的沉淀的归处。也让城市的山水画,多了几分蕴藉。

外教的教学笔记躺在咖啡杯旁,某个英语单词突然烫了我的指尖。想起他在雨中打滚的模样,想起自己赤脚踩过培训室地板的凉——那些孩子气的瞬间,原是岁月故意留下的暗门。当我们老成持重地走过长街,总有什么在肋骨深处轻轻摇晃,像挂在童年窗前的风铃。

路灯一盏接一盏亮起来,工业七路正在把自己叠进夜晚。那些擦肩而过的面孔,那些明灭的店铺灯火,此刻都成了秘而不宣的偈语。或许所谓人间烟火,不过是让我们在低头赶路时,不忘偷藏几粒星光在衣兜吧!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