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徐丽
日前,一场聚焦科技成果转化的“福企下午茶”在河套举行,活动由福保街道主办,特邀福田区科工局现场“把脉支招”,汇聚河套地区17家顶尖科研机构及创新企业代表,共同探寻打通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关键路径。
前沿汇聚——河套科技创新版图的“星光聚会”
痛点直击——从实验室到市场的“惊险一跃”
没有客套寒暄,下午茶迅速切入“解题”模式,各单位代表将发展中真实的“堵点”摆上桌面。“人才瓶颈”成为高频词——亚洲抗衰老及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国创中心国际总部(清华研究院)指出,现有人才政策在资格门槛、住房保障等方面存在适配不足;“资金焦虑”同样突出——广中医深圳医院得壹中心、港理工深圳技术创新研究院坦言,研发周期长、转化路径不畅导致持续投入难以为继;“成本压力”也不容忽视——信立泰、君圣泰医药等生物医药企业呼吁针对性的租金优惠政策。这些来自创新一线的“原声”,清晰勾勒出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惊险一跃”中所面临的共性挑战,也为政府精准服务提供了最真实的“靶点”。
解题破局——政企合力架设转化“快车道”
对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现实挑战,福保街道创新建立“三单式”服务机制,构建起政企协同的转化快车道:一是建立“问题清单”靶向攻坚。系统梳理企业反映的20余项痛点,涵盖政策落地、跨境协作、资源对接等关键领域,实行“挂图作战”动态销号管理。二是创新“服务清单”精准施策。推行“一企一策一专员”制度,为每家科创企业配备服务专员,既当问题解决的“督办员”,又做需求挖掘的“勘探者”,提供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全周期陪伴。三是打造“成果清单”闭环管理。建立“双指标”考核体系,将诉求办结率和企业满意度纳入绩效考核,通过周通报、月考评的督导机制,确保服务成效可量化、可追溯。
(受访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