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盼盼/文 记者 宋璐 实习生 凌越/图
深圳大悦城,开业当天瞬间成为宝安区的“流量担当”。开业首日,42万人次的客流量和2000万元的销售额,不仅让这里成为新的消费热点,也给周边交通和市容管理带来了“甜蜜的烦恼”。面对这一挑战,宝安区新安街道宝民社区迅速行动,开启了一场“变形记”——城市环境秩序综合整治行动,将曾经的“堵局”变成了如今的“畅行”图景。

相关道路实行人车分流硬隔离,划分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
疏堵结合
从“乱”到“序”快速转身
起初,大悦城周边的车辆停放问题令人头疼。电动自行车随意停放、机动车占道违停,不仅影响交通,也让城市形象大打折扣。如今,经过综合整治,这里已然换新颜。在整治过程中,宝民社区亮出了“疏堵结合”的招式——扩容增位与规范引导并举,既满足市民的实际需求,又规范停车秩序。

大悦城周边整治前。
“我们对周边道路和公共空间进行了‘地毯式’排查,能划车位的地方绝不放过。”新安街道宝民社区党委委员云广尚介绍说,创前一路北巷、创前二巷等地方,新增了超1500个非机动车停车位,让“停车难”不再是难题。此外,针对违规停放问题,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办负责常态化拖移违规停放的共享单车、电动自行车;对禁停区违规停放、拒不驶离或严重影响通行的车辆,由街道交安委办协调属地交警开展联合执法,依法拖移至P2停车场集中存放。

大悦城周边整治后。
同时,在整治行动中,社区在关键节点设置了规范化停放引导牌,划分外卖区域贴心取送点,还用上了移动语音提示装置。这些“黑科技”在高峰时段精准分流,让停车变得井井有条。“之前找停车位就像‘大海捞针’,现在有了这些引导,停车轻松多了。”外卖员小王感慨道。
新增的1500余个非机动车停车位,如同为“停车难”问题打开了一扇窗;而规范化停放引导牌、移动语音提示装置等细节举措,潜移默化地引导市民养成良好的停车习惯。这种“疏堵结合”的智慧,不仅解决了眼前的难题,更为城市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多方发力
环境提升让商圈更旺
只有凝聚各方智慧与力量,才能在复杂的城市治理中找到最优解。
“这可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团队的协作。”新安街道宝民社区工作站站长曾志坚直言,“为确保整治工作高效推进,我们在大悦城警务室成立大悦城周边整治指挥部,把各方力量拧成了一股绳,确保整治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

交警现场引导骑行市民走非机动车道。
据了解,街道联合团工委、妇联、应急管理办、网格综合管理中心、龙井社区、宝民社区等多支力量,还协调中粮大悦城增派安保人员,组成一支超100人的“超级战队”。他们穿梭在大悦城周边的每一个角落,用汗水和担当,为这座商业地标的秩序出力。
“我们把整治队伍分成4个小组,分早晚班全天候值守。”相关负责人说道。这些“守护者”在现场指挥电动车停放,整治市容,确保秩序井然。同时,宝民社区广泛动员辖区支部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成立大悦城交通秩序党员志愿服务先锋队,在高峰期引导非机动车停放、行人同行秩序维护、违规停放劝导等,截至目前已发动200多名志愿服务者投身大悦城综合整治工作。
社区还积极与共享单车企业沟通,明确“定点值守、定时清运”要求,增派运维人员实时规整调度。针对未移交市政道路区域,明确由万科物业等管理主体加强现场引导与管理。
如今,漫步在大悦城周边,车辆停放整齐划一,道路畅通,曾经的“拥堵点”变成了“畅通区”,市民和游客的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市民钟女士说:“以前来大悦城,最头疼的就是停车问题,交通秩序堪忧。现在这些问题都解决了,购物和休闲体验感大大提升!”
深圳大悦城周边的环境秩序整治,不仅提升了城市颜值与品质,更是一次对市民美好生活需求的回应。大悦城某商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笑着说:“周边环境秩序显著改观,商圈人气更旺了!”
数说变形
1、电动自行车违规行为显著减少
新安街道开展“大悦城周边整治”行动以来,累计劝导违规停放行为2000余次,教育劝导5000余人次。一次整治即清拖违规共享电动自行车1000余辆、电动自行车200余量,交警执勤锁扣车头、处罚私用乱停放、未佩戴头盔等非机动车200余辆。
2、人流秩序与通行效率提升
创业路与前进路大悦城周边路段电动自行车乱停放量由往日的1000余辆降为0,盲道和机动车道占用率下降85%,人流秩序顺畅,且整治后电动自行车占道“反弹回潮”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3、商圈经济活力增强
大悦城周边非机动车通道畅通后,显著提升通行效率与消费体验,“商圈人气更旺”,商圈通过全天候管理,举报投诉量下降75%,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好秩序带来新活力
城市的繁华,往往在商业综合体的兴起中得以彰显;而城市的秩序,则在精细化管理的实践中得以体现。深圳大悦城周边环境秩序整治工作,正是这样一场从“堵局”到“畅行”的逆袭,让这里焕发出全新光彩,成为商业繁荣与环境秩序“双轨并行”的范本。
商业繁荣,离不开良好的环境秩序。一个成功的商业地标,不仅要有丰富的业态和优质的商品,更要有良好的环境秩序作为支撑。深圳大悦城周边的环境秩序问题,是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也让这座商业地标在繁华背后显得有些“狼狈”。然而,当环境秩序得到整治后,车辆停放整齐划一,道路畅通,商业秩序井然有序。这些变化,不仅让市民的购物体验大幅提升,更让这里成为市民心中的“理想购物地”。
环境秩序持续向好,是衡量营商环境的标尺之一。深圳大悦城周边环境秩序的整治,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和人性化。这场整治行动,不仅解决了当下的问题,更为商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整治行动中,多部门联动的模式值得称道。执法、网格、应急、社区等单位紧密配合,形成了强大合力。同时,智能科技的应用也为整治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移动语音提示装置让环境秩序管理更加高效、精准。
深圳大悦城周边环境整治,让我们看到了商业与环境秩序“双轨并行”的无限可能,也再次诠释:在追求商业利益的同时,注重环境秩序的维护,才能让商业地标不仅成为城市的经济引擎,更成为城市的文明窗口。(赵盼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