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迅
在城市交通脉络中,乱停车犹如“毛细血管”中的淤塞,严重阻碍交通微循环的顺畅运转。燕罗街道党工委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指引,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将“停车难”作为民生痛点的突破口,打出“停车扩容+红芯巴士+电动车停放”组合拳,有效缓解了车辆无序停放引发的拥堵,提升了城市交通整体运行效率,为居民便捷出行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燕罗“红芯巴士”便民利民。(资料图片)
新增各类停车位近4000个
针对“停车难”的民生痛点,燕罗街道先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组织交通部门对辖区非主干道路进行全面摸排调研,走访城中村、物业小区等乱停车集中区域。截至目前,通过盘活7处城市闲置边角地块,已建成罗田、燕川等7个便民停车场,新增1062个免费车位。创新研发“燕罗便民停车场”微信小程序,实现地址导航、停车预约、车位动态更新、一键寻车等便民功能,并通过严格的信用管理机制保障资源高效利用。
在拓展停车空间的同时,燕罗街道秉持“便于通行”“应划尽划”原则,实施系统性交通优化升级:在塘下涌工业大道等15条路段新增2000余个停车泊位;建成环胜大道机械式立体停车库,新增车位100个;在龙山果场至罗田林场及龙山果场至广田路划定5公里非机动车道;高田大道增设500个临时停车位,累计新增各类停车位近4000个,实现车辆“有位可停”、行人“有路可走”的有序局面。
共享“红芯巴士”便民生活
“红芯巴士”作为“红芯十事2.0”民生工程的重要组成,是集助企、惠民、便捷直达于一体的综合性免费公交线路。该线路全长13公里,设置15个停靠站点,串联起多个工业园区、学校、医院及地铁站等核心区域。
该项目前期通过线上投票方式,广泛征集居民对停靠站点的意见,累计吸引20万人次参与投票,最终选定得票最高的站点作为停靠点。这一举措既充分彰显“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理念,又助力倡导绿色出行,有效缓解道路交通压力。
此外,“红芯巴士”以精细化服务传递城市温度。针对老年群体,开通长者专线,深入调研老年人出行习惯,串联社康中心、公园、老年活动中心等高频出行目的地,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即可享受便捷暖心的出行服务。针对学生群体,燕罗街道于今年5月新增全市首条学生公益专线,精准对接燕川中学师生出行需求,在周五放学及周日返校高峰时段运营。
“入园入企入小区”规范非机动车停放
为切实整治电动自行车停放乱象,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燕罗街道深入开展电动自行车“入园入企入小区”规范停放专项行动。
截至目前,燕罗街道已梳理出10个典型工业园区及企业园区作为攻坚重点,已协调相关部门对街道辖区内10家企业、产业园及商住小区开展电动自行车停放检查,守护城市安全与文明环境。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燕罗街道党工委以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锤炼务实作风,将群众满怀期待的“民生清单”,切实转化为近4000个暖心车位、全民共建的“红芯巴士”网络及畅通有序的路网体系。
从“天天找车位心累”到“一键预约从容行”,一座从“民之所忧”到“民之所赞”的连心桥,正稳稳托举着燕罗居民日益增强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