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位居全国第四!2025赛迪百强区榜单出炉

李丹
08-05 21:20
摘要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李丹 文/图

8月5日,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发布《2025年中国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简称《报告》),并揭晓本年度赛迪百强区榜单,宝安区再度上榜,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四。

《报告》指出,2025年,经济资源和社会效益在百强区中的集聚态势愈加明显,百强区用0.6%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16.7%的GDP。据悉,研究延续“双门槛”评价原则,即地区生产总值>8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亿元,采用23个指标构建的城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从经济实力、增长动力、内生支撑、区域能级和共享发展5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作为深圳工业“压舱石”,宝安区一直是深圳的产业大区、经济大区。2024年,宝安GDP突破5300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万亿元,达10505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2471亿元、占全市20.5%,总量连续两年全市第一,成为全市工业增长的主引擎。

目前,宝安拥有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共有制造业企业5.7万家,占比超过深圳的三分之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5592家,占深圳的五分之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397家,连续8年居全国县区之首;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77家,位列全市辖区前三。

尤为亮眼的是,宝安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壮大,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2024年,宝安区战新产业集群增加值实现2405.4亿元、总量全市第二,占GDP比重45.4%。其中,超高清视频显示、智能终端、软件与信息服务3个集群产值超千亿元,高性能材料、高端装备与仪器等8个集群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智能传感器等7个集群增加值占全市比重超30%,低空无人机、激光获评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此外,宝安还荣获中国新型PCB十大产业集聚区榜首,低空、空天、智能机器人企业数量全市第一,未来产业正加速聚集。

与此同时,全区服务业发展扩容提质。2024年,宝安出台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生产性服务业三年行动计划、商贸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政策,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增速全市第一,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67.1%、比上一年增加1.3个百分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加快发展。

2025年,宝安将聚焦“海陆空网 视半工备”产业名片,持续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布局具身智能、半导体、海洋经济、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赛道。同时,强化产业空间供给与空间治理,全面打造现代服务业集群与数字化、智能制造发展平台。

编辑:黄晓敏

(作者:李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