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新闻全媒体记者 黄晓华 通讯员 刘颖东
暑假一到,不少孩子开启“宅家模式”:抱着平板刷剧、歪在沙发上看书、熬夜打游戏……家长可要注意了,这些看似平常的习惯,可能正在悄悄“偷走”孩子的视力。
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已高达52.7%。暑假是儿童视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近视加深的“加速期”或“高危期”。
这份来自龙华区中心医院眼科超全的暑期科学防护指南,助您守护孩子视力健康,收藏起来!
有这些信号
或是眼睛在“求救”
1.看远模糊、频繁眨眼/揉眼
2.眼酸胀、看字重影、红血丝增多
3.晨起眼屎多、歪头看东西
4.双眼度数差距大(超过150度)
眼科医生提醒,长期忽视这些危险信号,可能会带来多种不良后果,如眼干涩、近视加深、双眼度数差距大,眼轴增长。
抓住黄金期
养成用眼好习惯
1.给眼睛“设闹钟”。避免长时间观看电子产品,尤其是小屏幕产品(如手机、手表)。弹钢琴、绘画等近距离用眼活动,每次连续不宜超过30分钟。
2.记住“20-20-20法则”。每看屏幕或看书20分钟,抬头看20英尺(6米)外,持续20秒以上,让眼睛及时放松。
3.掌握“三个一”。读写姿势:胸离桌沿一拳(约一个拳头的距离),眼离书本一尺(33厘米,差不多胳膊伸直的长度),手指离笔尖一寸(3厘米,约指甲盖大小)。
4.与屏幕保持合适的距离。电视:屏幕对角线长度×3倍(比如55寸电视,至少距离1.65米)。电脑:不少于50厘米(约一臂长)。手机:至少30厘米(别贴着脸看)。
5.光线要“够亮不刺眼”。桌面平均照度值不低于300勒克斯(lux)。白天尽量用自然光,晚上开读写台灯时记得同时开房间主灯,避免桌面一半亮一半暗。
6.每天做“30秒护眼操”。远眺10秒(看看窗外的树或远处的楼)。闭眼休息10秒(让眼球 “喘口气”)。转眼10秒(上下左右各转动一圈)。
参加户外活动
合理安排饮食
每天2小时,每周15小时!自然光线能刺激视网膜分泌多巴胺,抑制眼轴增长。最佳时段:上午8-10点、下午4-6点(紫外线弱,适合运动)。推荐活动:羽毛球、放风筝、骑行(远近交替用眼,效果更佳)。
少吃高糖食物:奶茶、蛋糕等甜食会加速近视发展,尽量控制。多吃“护眼食材”:蓝莓、桑葚(富含花青素),胡萝卜、菠菜(含叶黄素),奇异果、西兰花(补充维生素),让孩子不挑食、饮食均衡。
保证睡眠充足
定期检查视力
睡眠不足会影响眼睛的代谢和调节功能,导致近视度数加深。小学生每天要睡够10小时,初中生不少于9小时。睡前1小时关掉手机、平板等蓝光设备,让眼睛提前“进入休息状态”。
3岁起建立屈光档案,每6个月复查。出现眯眼、歪头等症状,立即去眼科检查。高度近视(≥600度)每半年查眼底(预防视网膜脱离)。
■知多D
问:为什么要去医院验光?
答:医院验光=视力“全面体检”。除了能防控近视,医院还可排查斜弱视、倒睫、结膜炎等眼病。医院采用散瞳验光,眼轴测量,不仅能鉴别真假近视,验光也更加准确。
问:散瞳会伤眼吗?
答:安全无远期伤害!快速散瞳(6-8小时恢复):适合中小学生。慢速散瞳(3周恢复):适合调节力强的幼儿。散瞳后注意:避免强光。
教你看懂验光单
•S(球镜):-1.25代表近视125度(+为远视)
•C(柱镜):-0.50代表散光50度
•A(轴位):180指散光方向为水平位
•PD(瞳距):56mm是配镜的重要参数
同时,眼科医生特别提醒,家长还要重点关注这几个数据:
•眼轴长度:儿童每年增长超过0.2mm,要警惕近视加深
•角膜曲率:K1/K2>46D,需留意圆锥角膜风险
•矫正视力:<0.8(4.9)可能是弱视,需及时训练
如结果为真性近视,眼科医生推荐的近视控制常用方法有离焦眼镜,角膜塑形镜(OK镜),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哺光器或红光治疗仪。根据孩子的具体病情及习惯可单独选择或联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