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茶 | 🔥🔥🔥高温烤验持续!网红“降温神器”慎用,这些解暑“凉”方趁“热”收下

读特客户端 钟诗婷 综合
08-02 14:54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最可怕的是终极大BOSS——重症中暑,尤其是其中的热射病

最近,热浪滚滚

#川陕渝又热到40摄氏度了#

#8月广东人先蒸后烤#

#深圳除了热就是雨#等话题霸占热搜

仿佛空气里都飘着一股焦煳味



图片来源:微博热搜

在这样“出门一分钟,流汗两小时”的天气里,谁不想瞬间降温?于是,一款网红“冷感喷雾”横空出世,成了无数人的续命稻草。

但等等!这看似清凉的“神器”,背后可能暗藏着让你意想不到的致命风险。

今天,我们就从这个“降温刺客”说起,聊聊夏日里真正的头号杀手——热射病,以及如何科学地与高温“斗智斗勇”。

网红“降温神器”?小心它给你“致命一击”!

当滚滚热浪袭来,你是不是也曾对着自己或衣物“呲”一下冷感喷雾,享受那瞬间的冰爽?这感觉确实上头,但你知道这股“仙气”是怎么来的吗?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其实,它的清凉感主要来自LPG(液化石油气)和乙醇。LPG在高压下被液化,喷出时瞬间汽化,像个微型吸热泵,疯狂吸收你皮肤表面的热量。乙醇(酒精)则是个蒸发小能手,挥发时也顺便带走热量。再加上薄荷脑制造的“我很凉”的错觉,三管齐下,让你感觉自己瞬间从撒哈拉穿越到了南极。

听起来很科学?但危险也恰恰藏在这里。LPG和乙醇都是易燃易爆的“暴脾气”,如果你把它随手丢在被太阳暴晒的车里,那喷雾罐随时可能变成一个“爆炸罐”!

更别提,如果对着皮肤一个地方猛喷,局部温度骤降,分分钟可能造成冻伤。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所以,想用它“续命”,请务必喷在衣物上,远离火源。

别光防“刺客”,真正的大BOSS是“热射病”!

躲过了“降温刺客”的明枪,我们还得防备高温这个大BOSS的暗箭。当气温飙升到40℃,尤其是在“上蒸下烤”的湿热环境下,中暑就不仅仅是头晕乏力那么简单了。

中暑其实是个升级打怪的过程。一开始,你可能只是先兆中暑,感觉头晕眼花、恶心乏力。这时只要赶紧找个阴凉通风的地方躺平,喝点水,基本就能满血复活。

但如果你继续硬扛,就可能升级到轻症中暑,体温超过38℃,脸红、大汗淋漓,或者反过来脸色苍白、皮肤湿冷。

最可怕的是终极大BOSS——重症中暑,尤其是其中的热射病。这可不是开玩笑的,死亡率高达70%!当你的身体“温控系统”彻底罢工,体温会飙升到40℃以上,但皮肤却诡异地干烫、不出汗,接着可能出现抽搐、昏迷。

视频来源:中国消防

记住这个特征:高热、无汗、意识模糊,一旦发现身边有人出现这些症状,别犹豫!

“黄金半小时”急救三连,关键时刻能救命!

面对热射病,时间就是生命!请牢记这套简单粗暴但极其有效的“急救三连”:

1. 立刻把人从高温环境拖到阴凉通风的地方。

2. 狂降温! 一边拨打120,一边用尽一切办法给身体降温。用凉水喷洒、用湿毛巾猛擦脖子、腋下、大腿根这些大血管分布的地方,有冰袋就更好了,直接敷上!

3. 如果患者抽搐,千万别往他嘴里塞任何东西,也别强行按住他,把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窒息就好。

视频来源:中国消防

这短短的“黄金半小时”,你的每一个正确操作,都可能把一条生命从死神手里抢回来。

防暑“心法”内功篇,让你安然度夏!

与其事后惊心动魄地急救,不如提前修炼好防暑“内功”。

喝水不是猛灌,要“小口慢饮”。别等渴了才喝,定时定量,少量多次地补充水分。大量出汗后,光喝白水不够,来点淡盐水或运动饮料,补充流失的电解质才是王道。

待在室内≠绝对安全。高温高湿又不通风的室内,照样能把人“焖熟”。别迷信“心静自然凉”,该开空调开空调,温度设置在26℃左右,定时开窗通风换气,别让自己在“温室”里中暑。

视频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防晒不是“捂汗”,要透气。把自己包得像个粽子,如果衣物不透气,热量散不出去,反而更容易中暑。选择轻薄、浅色、透气的衣物,防晒和散热两不误。

饮食清淡,作息规律。多吃西瓜、黄瓜这类“水灵灵”的蔬果,少碰油腻辛辣。保证充足睡眠,身体才有足够精力对抗酷暑。

最后,千万记住,永远不要把孩子或宠物单独留在车里!夏日车内温度飙升速度超乎想象,那不是一个移动的家,而是一个致命的烤箱。

这个夏天

让我们都做个聪明的“抗热人”

科学防暑,清凉一夏!

资料来源:科普中国、央视新闻客户端、中国消防、人卫健康、广州疾控i健康、新浪微博

转载请标注来源读特客户端

编辑 钟诗婷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刘思敏

(作者:读特客户端 钟诗婷 综合)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