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最美公交乘务员”胡春华:车厢如我家客厅 乘客是我的亲人

深圳特区报记者 戴晓蓉
08-02 07:36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为深圳建设国际化一流城市尽一份力量。”

胡春华十余年如一日,用笑容温暖十米车厢。 深圳巴士集团供图

与特区同龄的胡春华,被人们称为“深圳最美公交乘务员”。作为坚守在城市交通一线的公交人,她十余年如一日,用笑容温暖十米车厢,竭尽所能帮助每一位需要照顾的乘客。“乘客就是我的亲人,乘客的事就是我的事。”胡春华说,让这座城市出行更美好,是特区公交人的职责和追求。

201路上的一道“微笑”风景线

“她那热心为乘客服务的举动,让我不由得打量她,高个、消瘦的脸庞……她是在履行个人的服务职责,并没有想到我是‘回头客’,她却不知我这个老翁并没有把她忘怀……”这段文字,出自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于荣枝之笔。文字中所描述的“她”,便是深圳巴士集团公汽分公司三八红旗车队副队长胡春华。

经常乘坐深圳公交201路的老乘客,都认识胡春华,她的微笑服务曾是这条线路的一道风景线。“欢迎大家乘坐我们的公交车。车辆转弯,请坐好扶稳。欢迎下次光临……”这是2010年至2021年,曾为深圳巴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共汽车分公司乘务员的胡春华每天面向乘客时的服务用语。11年的乘务员工作生涯,胡春华共获得省、市各大媒体报道及乘客来电来信表扬1000多宗。

“车厢就像我家客厅一样”

每天清晨,胡春华都会提前半小时到岗上车,把车厢擦洗得干干净净,检查各项安全设施是否完好,为了满足乘客的各种需求,她的工作包里时常备放着一些糖果、风油精、饼干、呕吐袋、雨伞、创可贴……“车厢就像我家客厅一样,我要把这里收拾好,等待着客人们的到来。”胡春华说。

细致周到的服务,让乘客时刻感受到无微不至。据车队的一次跟车统计,201路高峰的单边趟次跑下来,胡春华共计为18位老人扶上扶下,说了不下100句的“谢谢”,提醒了72句“抓好扶稳”,为32位乘客提醒“下一站您就到了,请做好准备”,为18位老弱病残孕等特殊乘客安置合适座位。

201路老年乘客多,说着来自天南地北的方言。胡春华来自惠州博罗县,刚开始只会说家乡话和不怎么标准的普通话,为了更好地和五湖四海的乘客交流、更好地服务,在勤练普通话的同时,她还学会了潮州话、湖南话、湖北话。“能交流才能了解满足乘客的需求。”胡春华说。

为群众谋更多福利而奔走

凭借在基层公交岗位出色的工作表现,胡春华荣获了广东省劳动模范、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广东好人等多项荣誉,也从一名普通的乘务员,成长为深圳市人大代表、党的二十大代表,人生走向了更广阔的舞台,为这座城市作更大贡献。

2015年,胡春华当选深圳市人大代表,连任至今。她心系群众,紧密围绕深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民生改善等议题,深入调研、精准发力。累计领衔和附议提出议案建议百余件、询问3件,推动解决了一大批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难题。2023年,她领衔提出的《关于加强深圳市家政服务公司居家养老照护能力提升和监管的建议》,因切实可行、成效显著,被评为优秀案例。

担任深圳市妇女联合会第七届执行委员会委员等社会职务时,她深入一线调研,现场走访,针对商场、公园等公共场所女厕所排队等候时间长的问题,积极协调推动增加女厕厕位数量,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女性如厕难的问题。

2022年,胡春华光荣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她认真履行代表职责,积极开展宣讲工作,先后走进100多家基层单位,让两万余名党员群众深受教育。在“深网课·听党代表讲二十大”活动中,她以朴实话语、深厚情怀向1400多万人次网民进行宣讲,让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深入人心。

为特区奉献,在特区成长。胡春华从事公交服务的十多年,也是深圳特区成就辉煌的岁月。“微光成炬,聚沙成塔。深圳的发展和成就离不开每一位建设者的付出,我很荣幸参与其中,成为为之奋斗的一员。”胡春华说道,“作为一名公交人,未来,我还将继续立足本职工作,围绕市民所需全身心服务,让城市出行更便利更美好,为深圳建设国际化一流城市尽一份力量。”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秦天 二审 李璐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戴晓蓉)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