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省市气象部门联动,科技赋能全运盛会!全运会倒计时100天举行气象保障全链条演练

深圳特区报记者 方胜 实习生 张雨桐 通讯员 易红梅 刘琨 王书欣/文 谢坤良/图
08-01 18:02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护航全运会

8月1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全运会)迎来开幕式倒计时100天。在中国气象局指导下,广东省气象局组织进行了第二次气象服务保障全琏条演练,国省市三级气象部门高效协同,深圳市气象局与广州、珠海气象及相关部门参加了开闭幕式及深港马拉松等赛事气象保障演练。

深圳市气象局全运会气象服务保障演练现场

上午9时,深圳市气象局应急车迅速到位,观测人员熟练操作激光测风雷达、车载气象站等设备,实时捕捉并回传场馆周边三维风场、雷达回波等关键数据。

气象服务首席通过会商系统直连全运会气象台,确保现场关键气象信息与服务情况第一时间传递至后方预报与决策中心。本次演练是广东省气象局针对全运会组织的第二次全流程、全方位实战检验,覆盖观测、预报、服务等核心环节。

省市气象会商演练中

深圳市气象局承担了深港马拉松跨境赛事气象服务保障模拟演练。演练中,深圳市气象台详细汇报了赛事起终点、市区路段及深圳湾公路大桥段等关键场景的服务情况,并重点介绍了与香港天文台的深度协作机制。依托粤港深三地建立的重大保障协同机制,各方明确了联合天气会商、服务内容、对象与渠道等细则。

上午,深圳市气象局应急保障人员在深港马拉松沿线连线指挥部

通过一体化十五运智慧气象保障系统,深港两地实现预报服务产品实时共享,为深港马拉松执委会等部门提供融合两地的递进式精细化预报服务。针对赛事不同受众(组委会、运动员、公众),深圳市气象局,提供百米级、分钟级精细化气象预报产品。

尖端气象科技成为护航赛事的核心力量,深圳市气象局人工智能技术、百米模式等技术进行实战检验。基于人工智能产品“智瞳”“智霁”形成的短临短期预报服务产品,为全琏条演练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演练中,其精准性在现场得到验证:利用“智瞳”系统精准预测降雨云团消散时间,下午4点20分深圳湾如期“云消雨霁”。

深圳市气象局预报、监测、减灾各岗位在闭幕式场馆周边冒雨参加全运会闭幕式演练

精密监测网络是科技应用的基石。深圳市气象局已按“一馆一策”完成26个场馆及闭幕式场所气象监测能力评估,并部署“一主一备”设备实时监测温湿压风雨等要素,构筑场馆及周边“无盲区监测网”。

检修维护气象监测设施

当前正值汛期,深圳市气象局高效统筹复杂天气服务和赛事筹备。在广东省气象局统一部署下,自7月9日起便联合国家气候中心开展8月上旬气候趋势周会商;7月29日启动逐日国省市专题会商,并逐日制作闭幕式及深港马拉松精细化气象服务专报,提供未来7天要素预报。预报员们正以“开足马力”的状态,在国省市协同框架下,运用科技力量,同步应对汛期挑战和护航全运盛会。

编辑 吴诗敏 审读 李斌  二审 桂桐 三审 闻坤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方胜 实习生 张雨桐 通讯员 易红梅 刘琨 王书欣/文 谢坤良/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