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如何直通本科?7月27日,深圳市2025年高中阶段学校第一批录取标准公布。深圳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简称深一职)与深圳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简称深二职)今年开设的首届“3+4”中本贯通班表现亮眼。其中,深一职中本贯通班最高录取分数547分,最低 512分,超过30余所公办普高(AC类)最低录取线,深二职中本贯通班最低录取分数为507分。
开辟升学新赛道:中本贯通拓宽中职生成才路
2025年1月,广东省教育厅印发《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中等职业学校和本科高校协同育人试点申报工作的通知》,积极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决定从2025年起,组织开展中职学校与本科高校“3+4”七年一体化中本贯通培养改革试点工作。
“3+4”中本贯通班级学生前三年在中职学校学习,执行中职学校收费标准,3年后参加转段考试。转段考核包括公共课程考核、基本素质考核、专业能力考核三个部分,考试合格后进入对应的高等院校进行4年的本科学习,符合相关条件,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业证书。
在深圳,深一职(招生30人)和深二职(招生40人)承担了先行先试的重任。深一职数字影像技术专业(中本贯通班)对接深圳技术大学新媒体艺术专业;深二职计算机应用专业(中本贯通班)则直通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大数据工程技术本科专业。
“被中本贯通班录取的学生,在中考后便提前锁定了本科升学路径,相较于传统中职升学通道,压力减轻不少,未来之路更加清晰可见。” 深一职党委副书记、校长肖盛生解介绍,长期以来,广东省中职生升入高职与本科主要依赖竞争激烈的“3+证书”考试(语数英文化课+专业技能证书)。2025年,全省逾20.3万人参加该考试,而本科院校仅投放1825个招生计划,录取率极低。
“‘3+4’贯通培养的落地,正是国家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有力举措,为有志于技术技能发展的学子铺就了一条更宽广、更顺畅的升学与发展通道。”肖盛生说道。
七年一贯精耕:贯通培养强化专业深度与系统性
深一职今年录取的中本贯通专业为数字影像技术,学生在中职学习三年,转段考核合格后进入深圳技术大学学习新媒体艺术专业。“‘3+4’的学生们在中职和本科阶段都是单独编班,深圳技术大学牵头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7年一体化培养能使学生的专业学习更加系统连贯。”深一职艺术设计部副主任(主持工作)雷黎说道。
深一职学子在老师指导下学习舞台布景设计。深圳特区报记者 赖犁 摄
此外,为夯实学生长远发展的文化基础,深一职利用综合高中的优势,配备优质师资加强学生的文化课教学。“这不仅是为了让学生顺利通过转段考核,更是为他们在本科阶段保持强劲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养打下坚实基础。”雷黎补充,数字影像技术与新媒体艺术专业对接深圳蓬勃发展的数字艺术产业,毕业生在影视制作、游戏动画、广告设计等领域就业前景广阔,高度契合市场对高层次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专业锁定需要热爱:理性选择方能行稳致远
“提前锁定本科是巨大优势,但这七年间学生是不能换专业的。所以我们建议真正对贯通专业方向怀有浓厚兴趣且文化基础扎实的学生报考。”肖盛生提醒,对于职业方向模糊的学生来说,选择 “3+4” 中本贯通班则需要慎重考虑。由于该模式要求学生在 7 年时间里专注于一个专业,如果学生对自己的职业方向不确定,可能会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迷茫和困惑,影响学习效果和未来的职业发展。
李欣月(化名)以513分的成绩录取至深一职中本贯通班,这也是她的第一志愿。“提前锁定本科的优势是挺看重的,但更重要的是这个专业是我喜欢的!”李欣月日常喜欢音乐和艺术,问及为何没去普高,她坦言,自己对高强度的文化课竞争压力适应性较弱,但在感兴趣的专业领域则充满动力,并且会认真努力地去对待。“中本贯通专业课多,文化课少,我很愿意去挑战专业课考试。”
“学校‘3+4’班今年虽仅招收30名学生,但已经展现出了很大的吸引力。” 深一职校长肖盛生表示,深圳较为成熟的产业基础与充满活力的就业市场,是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重要引擎。“‘3+4’贯通培养的专业设置精准对接深圳‘20+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满足了未来产业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随着试点经验的成熟和社会认可度的提升,相信未来的招生规模会稳步扩大,职业教育的多元化、高层次成才路径将越拓越宽。”
编辑 温静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王雯 三审 王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