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新”特产表现优秀!大湾区将打造成为绿色金融中心

姚嘉莉
07-28 17:30
摘要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驻穗记者 姚嘉莉

新能源汽车、光伏产品等“新”特产给广东制造增添了不少新亮色,也是广东绿色低碳产业加速发展的成绩。7月28日,广东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在广州召开,会议听取了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广东包括海上风电、新型储能、光伏、氢能等在内的新能源产业产值规模已达1.1万亿元;全省汽车产业实现营业收入超1.28万亿元。

在汽车电动化以及智能化领域,广东培育一批具备全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包括比亚迪、广汽集团、小鹏汽车等整车企业,亿纬锂能、欣旺达、贝特瑞、天赐材料等动力电池和材料企业,弗迪动力、汇川技术、英搏尔等驱动电机和电控企业以及华为、大疆卓驭、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智能化领军企业。

报告指出,广东能源结构绿色转型带动新能源产业需求扩张。截至2025年4月底,广东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7000万千瓦。其中,风电装机超1800万千瓦,包括海上风电装机超1200万千瓦,居全国第一;光伏装机4679.3万千瓦;核电装机1613.6万千瓦,居全国第一。

产业集聚优势有效支撑新型能源体系构建。其中,广东海上风电产业已形成集整机、叶片、塔筒、铸件、电机、柔直设备等关键零部件,以及检测、认证、施工等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广东核能领域形成以东方重机为龙头的核电装备供应产业链,依托中广核集团成立广东核能产业联盟,形成以深圳为引领,阳江、惠州、中山等重要核科研设施集群区的空间布局。广东光伏领域形成光伏材料(广州、深圳)、电池片、组件(珠海、佛山、江门)、逆变器、制造装备、光伏玻璃(深圳、惠州、东莞)等产业集聚区;华为逆变器出货量全球第一;儒兴科技成为全球最大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背面浆料供应商。

广东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多渠道创新绿色金融产业和服务,绿色信贷方面,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全省绿色信贷余额突破4.24万亿元,同比增长近18%。绿色债券方面,粤港澳大湾区每年发行规模跃升到2000亿元以上,先后发行了全国光伏行业首单绿色中期票据等新型债务融资工具、全国首单碳市场履约挂钩债券。绿色产业企业上市方面,全省绿色低碳领域上市企业超过160家。推动广州南沙、深圳福田纳入国家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探索粤港澳大湾区环境气候投融资模式变革。

下一步,广东将如何抓住国家赋予大湾区打造世界级绿色低碳产业集群的机遇加快发展的步伐?报告提出,广东将聚焦前沿技术驱动、未来高成长性和战略支撑性的产业方向,培育若干千亿级未来绿色低碳产业集群。加快发展科技金融和绿色金融,推进绿色融资对接,加大财税金融对绿色低碳产业的支持力度。积极发挥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优势,建立绿色金融共同市场,争取建设国家级绿色期货交易所等重大平台,支持培育发展一批绿色资源要素交易平台、绿色低碳项目投融资服务平台和绿色金融第三方服务机构,推动大湾区打造成为绿色金融中心。

(作者:姚嘉莉)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