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会冠军贺希宁:在深圳,每个梦想都能找到跑道 | 行走的赛事之城

读特记者 邱思艳/文 葛墨含/视频、图 张越洋/剪辑
11-18 20:57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正如这座城市一样,贺希宁的成长轨迹亦诠释着速度、创新与包容的力量。

坚韧的防守、精准的投篮、关键时刻的大心脏,贺希宁在十五运会男篮赛场上的表现,恰如他所形容的深圳特质:快速、创新、包容。

走下十五运会冠军领奖台,贺希宁第一时间将金牌挂在母亲的脖子上。

这一刻,全场爆满的东莞篮球中心看台上,几乎无人提前退场。

从青涩少年到城市骄傲,这枚金牌,不仅是他职业生涯的加冕礼,更是他与深圳这座城市之间的深情对话。

广东队在十五运会取得男子篮球成年组金牌。

金牌背后的伤痛、信念与默契

十五运会男篮半决赛对阵辽宁的这场比赛,在贺希宁看来,是团队信念的极致展现。每一位队友都毫无保留,拼至最后一刻。比赛的转折点发生在第三节,贺希宁在底角接徐杰传球,三分出手——球进!这一球成为广东队反击的起点,也奠定了最终的胜局。

“球进了之后,我们憋着的那股气,终于顺畅了。”回顾十五运会赛程,贺希宁对这一幕记忆犹新,“睿哥(赵睿)抢下篮板推进,我和徐杰在左路快下,他吸引防守后把球传给我,我投三分之前就笃定会进。”

贺希宁在全运会比赛中。

11月12日的东莞篮球中心,终场哨响那一刻,广东队队员纷纷冲入场内紧紧相拥。记分牌上,101比65的比分熠熠生辉,广东男篮继十二运会之后,再度夺下全运会成年组金牌。

对这枚来之不易的金牌,贺希宁格外珍惜。“过去两个月,我是队中集训时间最长的球员之一,而且一直处在伤病之中,只是没有过多向外界提及。这次机会非常珍贵,我十分珍惜能再次代表广东队出战。”

金牌背后,是整个团队共同奋斗的成果。“所有人都付出了极大心血,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到这次比赛中。”贺希宁提到与沈梓捷之间无需言语的默契:“无论30岁、50岁还是60岁,只要我们在一个队,这种默契就是一辈子的。”

全运会夺冠后,广东队队员合影。

赛后的更衣室,洋溢着激动与温情。“比赛结束后,我们在更衣室庆祝,每个人都在对方的球衣上签名留念。杜导也狠狠表扬了我们。”贺希宁说,“那一刻,每个人都既兴奋又感动。”

深圳十二年,与城市共成长

贺希宁与深圳的缘分始于2012年。那时,15岁的他在林书豪训练营济南站海选中脱颖而出。随后,被时任东莞青年队教练的原园招入东莞青年队,踏上了职业篮球的追梦之路。

这条道路并非一帆风顺。2015年,刚升入深圳男篮一队的贺希宁被租借至北京北控,职业生涯的第一次重大变动不期而至。对于一名年轻球员而言,这既是挑战,也是证明自己的机遇。

贺希宁抓住了机会。在2015-2016赛季CBA首轮比赛中,他首发登场28分钟,砍下16分,以一份扎实的成绩单完成了个人CBA生涯的首秀。

贺希宁在深圳队。

回首来时路,贺希宁感念职业生涯中遇到的诸多贵人。他特别提到了林书豪与马布里:“豪哥的出现,真正点燃了我成为一名职业球员的渴望。”而“老马”马布里则深刻影响了他的精神层面:“他告诉我,一旦穿上球衣,就必须保持百分之百的专注,因为每一天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会直接影响在赛场上的表现。”

从青涩少年到球队中坚力量,贺希宁的成长轨迹与深圳这座城市的发展脉搏同频共振。“这次出战全运会,于我而言,是莫大的自豪。”他说,“我见证了深圳的日新月异,这座城市也见证了我的每一步蜕变。”

贺希宁在比赛中。

如今,身经百战的贺希宁已征战CBA超十年,但他的心态却一如往昔:“我总觉得,我刚刚开始。”篮球于他而言,远不止胜负:“它教会我太多道理。别人或许在意我能飞多高,但我更在乎的是能走多远。”

当被问及如何形容深圳时,他毫不犹豫地给出了三个词:“快速、创新、包容。”这也正是他篮球生涯最贴切的注脚。

全运会之后,迈向下一站

赛场之外,贺希宁最常推荐的深圳必去“打卡点”,是位于南山区的海上世界艺术中心。这座依山傍海的艺术中心,堪称大湾区文化地标,被誉为“没有围墙的艺术殿堂”。

贺希宁在海上世界艺术中心。

这座以“快节奏”闻名的城市,其文化脉搏同样强劲有力。目前,深圳已基本实现“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十分钟文化圈”初具规模。超过1800家各类文化设施遍布全城,让市民在咫尺之间便能邂逅艺术,也为这座创新之城奠定了厚实的人文基底。

手握全运会金牌,贺希宁视其为一段新征程的起点。他用“难忘”来定义这场赛事:“冠军是我们的目标,但比金牌更珍贵的,是这段经历中凝聚的感情。每一位参与者,从队员、工作人员到所有我们接触到的人,共同构成了这次难忘的美好经历。”

广东队队员在夺冠后合影。左二为贺希宁

谈及未来,他展现出超越年龄的通透与成熟:“我的满足,并非源于当下的成就,而是源于回顾来时路。我从一个如同学生一般的角色一路走来,对于这些年的付出,我无愧于心且十分满足。”

从济南到东莞,从北控到深圳,从青训营到全运会冠军,贺希宁的篮球之路印证了其启蒙教练当年的赠言:“不要看你现在是什么样子,要看你10年、15年、20年之后能走多远。”

训练比赛之余,他最爱去海边散步。潮起潮落,山海相连,这座他生活了十余年的城市,早已成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底色。正如这座城市一样,贺希宁的成长轨迹亦诠释着速度、创新与包容的力量。

编辑 刘兰若 审读 张蕾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刘思敏

(作者:读特记者 邱思艳/文 葛墨含/视频、图 张越洋/剪辑)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