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垃圾分类宣传新添22名红领巾讲解员

07-28 07:57
摘要

龙华新闻全媒体记者 丁小梅 通讯员 林金霞 陈书瑶

日前,龙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联合区教育局、区水务局,依托区生活垃圾分类科普教育体验馆及龙华区生态文明展览馆(生活垃圾分类科普教育体验分馆),精心策划并开展了龙华区首场“减塑课堂”暨第二批垃圾分类红领巾讲解员系列招募活动。

据悉,此次系列活动向全区少先队员敞开大门,以“延续童声传绿力量,培育垃圾分类小小宣传员”为核心目标,通过多场次、多环节的系统化设计,让青少年在沉浸式学习与竞争性实践中深化环保认知。

首场减塑主题课堂与垃圾分类知识普及活动在龙华区生态文明展览馆(生活垃圾分类科普教育体验分馆)持续开展。不同于单次活动的集中教学,系列课堂采用“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模式,分批次、分主题为少先队员们解锁环保知识密码。课堂以“认识塑料污染”为主题,环保讲师通过纪录片片段展示海洋生物被塑料垃圾缠绕的画面,结合龙华区日常垃圾处理数据,让孩子们直观感受“白色污染”的危害。为检验学习成效,系列活动设置了笔试考核,试题不仅涵盖垃圾分类标准、减塑政策法规等基础内容,更融入“龙华区垃圾分类特色措施”等贴合本地实际的题目。

实践考核环节在龙华区生活垃圾分类科普教育体验馆分批次开展,通过“模拟讲解+才艺展示+知识问答”的多维考核,全面检验少先队员的环保传播能力。老师从语言表达、肢体仪态和互动逻辑等方面现场示范指导,孩子们分组模拟演练,在实践中打磨技巧。才艺展示环节更是成为本次活动的亮点,孩子们通过原创环保童谣、垃圾分类朗诵等形式展现对环保的理解。知识问答环节则聚焦“实战能力”,考验孩子们的知识储备与传播技巧。经过多轮比拼,22名少先队员脱颖而出,获颁“红领巾讲解员”聘书。

此次系列活动,以“系统化培育+长效化传播”为特色,取得显著成效。22名红领巾讲解员的加入,为龙华区垃圾分类宣传队伍补充了力量,他们将通过校园宣讲、社区实践等方式,以同龄人的视角传播环保理念,形成“童声宣传”的独特优势。活动构建了“学习-实践-传播”的闭环:孩子们在课堂中学习知识,在考核中锻炼能力,在受聘后成为传播者,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输出”的转变。系列活动将“减塑教育”贯穿全程,通过课堂教学、展品讲解、创意实践等多场景渗透,让“减塑”从抽象概念变为具体行动。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