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下午,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筹办情况。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佟立新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到,十五运会是我国首次由粤港澳三地联合承办的全国性运动会,这是它区别于历届全运会的一个最大特点。
事实上,在这项国家级体育盛会正式开幕之前,粤港澳将合作进行多次具有突破性的专业体育赛事。以今年2月开跑的2025深港马拉松赛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田径(马拉松)测试赛为例,比赛线路全程42.195公里,横跨深圳、香港两地。作为全运会历史上首个跨境马拉松赛的测试赛,它呈现了许多令人心动的亮点。
比如,与深圳的科技创新城市特性相吻合,本次测试赛也是科技感拉满——赛事全程采用人脸识别技术、车辆在途监管和实时定位等数字化技术,对赛事人员和赛事车辆实施全过程、全流程的服务。
再比如,在参照粤港澳公路自行车赛“通关查验前置+闭环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此次马拉松赛事的特点,设计了一套符合马拉松赛事办赛需求的“通关查验前置+闭环管理”模式,实现人、车、物“零延时、零接触、零等待”的无感智慧通关。
赛事在竞赛组织方式上也实现了重大创新。十五运会深圳赛区执委会与香港全运会统筹办紧密合作,建立了“深圳赛区执委会+香港全运会统筹办”的联合指挥体系,涵盖竞赛、安保、医疗、交通等各个层面的联络协调机制。
十五运会比赛项目分布在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等19个城市,可以预见,11月将正式与世人见面的十五运会,将成为一场全面呈现大湾区合作风采的体育盛宴。
正如佟立新在新闻发布会上所说,“我们期待的不仅是一场体育赛会,更是一场促进区域融合、推动国家发展、增进人民福祉的时代盛典。”是的,粤港澳联合承办的十五运会不仅仅是一届体育赛事,更将带动经济交流、社会交流、文化交流等,为未来大湾区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融合发展中积累宝贵的“全运经验”。作为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引擎,深圳当借助十五运会的契机,在这样的互融互通中承担起更大的使命。
编辑 秦天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郑丽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