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田“12+10”模式让志愿服务更精准

07-25 08:09
摘要

光明新闻全媒体记者 黄国焕 通讯员 李秋萍/文 记者 李立治/图

▲志愿服务队伍开展义剪服务。

近日,根竹园社工组织“绘本妈妈”志愿服务队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21名社区儿童讲解生动有趣的绘本故事,向社区儿童传递安全知识,并通过情景模拟让孩子们亲身体验,从而加深他们对安全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这正是马田街道特色志愿服务队伍开展日常服务的生动缩影。

今年,马田街道联合中山大学、整合社区资源组建12支特色志愿者队伍和10支常规志愿者队伍,创新推出“12+10”志愿服务工作模式,服务覆盖理趣探索、网络安全、家庭调解、邻里互助、生态环保等多个领域。这些“随时用得上,专业又活力”的志愿力量,正深度融入基层治理,成为推动“活力小区”建设的新引擎。

马田街道坚持以基层党建为引领,紧紧围绕社区中心工作,将党的创新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融入志愿服务全过程,着力打造“一社区一品牌”特色志愿者队伍,推动社区治理与志愿服务深度融合,为队伍发展锚定正确方向。

如何让志愿服务更“对胃口”?马田街道的答案是:精准对接需求。社区党群社工联合网格员深入开展需求调研,通过入户走访、问卷调查精准掌握居民“急难愁盼”,形成服务调研报告。在此基础上,街道多途径招募志愿者,尤其注重吸引有专业特长的居民加入。最终,12支专业化、特色化志愿服务队伍应运而生,覆盖理趣探索、网络安全、家庭调解、邻里互助、生态环保等居民关切领域,与10支常规队伍共同编织起一张精准服务的网络。

为保障队伍持续活力,马田街道进一步深化“社工+志愿者”联动模式,通过规范化管理、有效激励和资源整合,显著提升居民参与度和社区凝聚力。一方面,健全招募管理、培训交流、激励保障等制度,推动联动制度化。另一方面,创新采用“1+10”培育模式(即1名社工带动10名志愿者骨干),由社工指导骨干开展需求评估、项目设计和活动组织,有效激发队伍自我管理和服务能力。

据统计,马田街道今年已招募近1000名爱心居民注册成为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464场,参与服务志愿者达26000余人次,志愿服务时长达6万小时。这些融合了专业性与社区活力的志愿者生力军,正成为解决居民身边事、提升社区温度、构建“活力小区”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