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再过两天,国与家将在中秋、国庆喜相逢的双节里撞个满怀,跟随深圳满街扬起的国旗和飘香的月饼,让我们走进一个寓意国泰民安和阖家幸福的特殊节日,聆听深圳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皇岗边检站执勤十五、十六队移民管理警察的家国往事。
黄富:子承父志铭记教诲
“我18岁参军入伍就来到深圳边检,一晃38年过去了,从橄榄绿到藏青蓝,边检像老朋友一样陪我度过了人生中的大部分时光,见证着我由青涩走向成熟。”执勤十五队四级高级警长黄富说。
谈到应征入伍的初心,这位因工伤致7级伤残、在床上躺了半年都没有掉过眼泪的汉子,却红了眼眶。“我走上从军卫国的路,是受了父亲的影响。我的父亲是参加抗美援朝的老军人,他平时话不多,很少向我们提及这段经历,只是每每逢年过节,他都要在饭桌上添几个碗、摆几杯酒,絮叨着,老战友们,一起过节了。”黄富说。
“我父亲转业到地方,是垦区民兵营长,小时候初中时,跟过他带民兵去打靶,我也打。当地人都称呼他高连长(1.86米个头),不是叫他黄连长,因为威望高,大小公事家事都找他了断,那种军人的精气神给我印象很深。父亲鼓励我去当兵,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那年我刚满18岁,是父亲替我提交了参军的报名表。作为家里的长子,按习俗应该陪在父母身边,孝敬双亲照顾弟妹,父亲却对我说,你是我的儿子,更是国家的儿子,男子汉大丈夫,就要到部队为国家尽忠。”
守在了国门,却远离了家门,工作后,黄富就很少有时间回家。“我真觉得自己愧为人子,但是自古忠孝难全。”父母病重,怕他耽误工作,都是弥留之际才肯通知他。
2019年,黄富获深圳边检总站30年突出贡献奖,从颁奖现场回来,他就把奖杯放在了父母的照片前说:“爸妈,儿子没有让你们失望。”
黄国春:用照片和文字记录对脚下热土的感情
好的摄影作品,靠技术,更靠情感。执勤十六队一级警长黄国春就是这样一个用新闻作品抒发对国门热爱的人。“我1990年来到深圳边检当兵,到现在30年了。这30年可以说是皇岗边检发展最快的30年,是深圳茁壮成长的30年,也是国家日新月异的30年。”
“入伍后,领导让我担负宣传报道员,一开始我是不愿意的。军人嘛,就要到最危险的地方去,去战斗,去流血。”提起曾经青涩的想法,黄国春也忍不住笑了。“可军人的天性就是服从,我只能硬着头皮干,用心学习,干着干着,就爱上了这份工作。”
“1992年1月19日,我接到了邓小平即将视察皇岗口岸的通知,由我做好摄影、宣传工作。10时左右,小平同志在听取了关于皇岗口岸的简要情况汇报后,转身沿着桥面向南走去,在桥上许久注视着与深圳紧密相连的香港。1月是深圳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时年88岁的小平同志就这样一动不动地站着,目光深情而坚定。”黄国春轻轻摩挲着当时拍摄的照片说,“那一刻,我真实的感受到这位国家领导人、老一代革命军人,对香港回归祖国的殷切希望,对脚下土地的热爱。我有幸记录了这历史性的一刻,更重要的是记录下这张经典照片里饱含的情感。”
虽然现在黄国春已不再负责队伍宣传工作,但年轻人遇到新闻报道方面的问题,总爱向他请教,他时常说:“好的作品,应该饱含深情,让观看者凝视,产生感动和温暖。我很自豪曾经从事宣传工作岗位历练,有机会用大量照片和文字,记录我对脚下这块国家土地的深厚感情以及我和我的祖国的温暖故事。”
陶亮:“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执勤十五队一级警长陶亮的父亲,是厦门边检总站的一名移民管理警察,由于工作繁忙,父亲经常吃住在单位,幼小的陶亮就这样跟着父亲在国门线上长大,守卫那一片蓝色的大海。在陶亮的记忆中,父亲高大伟岸、不苟言笑,或眉头紧锁地低头写材料,或站在巡逻船上满是戒备地凝望大海,尤其他穿着警服的样子威风极了。渐渐地,小小的陶亮的心中种下了一颗对警察既好奇、又向往的种子。
大学毕业,陶亮如愿以偿考入深圳边检总站,和父亲一东一南驻守着祖国的边防线。入警后,陶亮才明白,警察这份工作并不像自己幼时所想的那样威风,而是意味着无尽的付出,常态化的值班备勤,更对家庭、对女儿充满愧疚。
2020年春天,陶亮响应国家移民管理局对口帮扶的号召,携带女儿和慰问物资前往了广西三江,一向严厉的陶亮父亲不仅破天荒地在朋友圈里为儿子点了赞,还转发了陶亮分享的所有照片,并表示要一起资助他帮扶的孩子。
在爷爷和父亲的熏陶下,陶亮女儿也爱上了警服,常常对着镜子练习敬礼,还总拿出学校里穿小警服的照片不停地向他显摆。陶亮皱皱眉,“你长大可不许当警察。”转眼又笑了,“要是真喜欢,我也拦不住。谁让咱家的传统一直就是,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我们要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这是传承。”
黄旭:“这是使命,更是荣誉”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深圳湾口岸作为深港之间唯一开通的陆路口岸,警力告急,急需支援。1994年出生的黄旭虽然是执勤十五队最年轻的民警之一,但他闻讯后,第一时间就主动请缨出战。为了节省供应紧张的防护服,避免在执勤时上厕所,黄旭也像其他人一样穿上了纸尿裤。每每谈到此事,黄旭总是腼腆笑着摆摆手,“我这不算什么的,那些奔走在病房的医护人员才是最伟大的。”
防护服不透气,几个小时下来,汗水已经浸湿了全身的衣物,面罩也因为呼吸变得白茫茫一片,只能靠防护服上手写的名字分清每个“大白”。有一次,拍摄的镜头对准了黄旭,记者想采访他,他赶紧转过身挡住名字说:“别拍我名字,我妈看见了,会担心。”
最终,黄旭还是收到了母亲的微信:“儿子,妈看到你们工作的照片了,穿着一样的衣服,可妈一眼就认出了里面有你,妈知道儿子长大了,为你骄傲,照顾好自己,每天报个平安。”
“还是让他们担心了。”黄旭默默的说完又义无反顾的穿上防护服朝着国门一线走去,“我爱我的祖国,我希望她健康!”
见习编辑 连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