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买菜正式发布“4G”战略,做生鲜食品即时零售的差异化竞争

深圳特区报记者 闻坤 实习生 冉曦芸
07-21 20:07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7月21日,叮咚买菜在上海举办了一场以“共生、共创、共鲜”为主题的供应链生态峰会。会上,叮咚买菜创始人兼CEO梁昌霖分享了公司最新调整,并正式对外发布“4G”战略,提出将“好用户、好商品、好服务、好心智”作为公司当下发展的核心方略。

梁昌霖表示,当下确立“4G”战略,是从叮咚买菜专注家庭饮食场景的初心和使命出发而做出的选择,同时也是为了公司能在未来的行业环境中保持独立思考和足够的竞争力。

“一寸窄、一公里深”,叮咚买菜明确走差异化竞争之路

叮咚买菜提出“4G”战略,其实是明确了在“多、快、好、省”这四个维度中,专注做“好”这一件事。

梁昌霖说:“在当下的竞争环境里,行业价格战非常常见,针对用户和流量的抢夺场景会越来越惨烈,但大家往往会为了跑马圈地而顾不上商品和供应链建设。其实,从用户的视角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已经开始觉醒,他们对饮食品质的要求是越来越高的。”

因此,新的战略也意味着,叮咚买菜有了更加清晰的发展路径,要区别于市场上以价格和补贴来吸引消费者的主流打法,摆脱行业同质化内卷,走差异化竞争的路线。

在“4G”战略中,“好商品”是前提。对此,叮咚买菜对内向商品开发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针对常规的品类或大单品,要深入商品开发的关键环节,做到更好吃、更健康、更安全、更方便、更具品价比等特点,即实现“人有我优”;其次,是要增强对前沿趋势的洞察,针对消费者需求还未被充分满足的细分场景空白,开发出匹配更多场景的“人无我有”的结构性差异商品。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叮咚买菜的开发策略初显成效,在过去半年内,叮咚买菜内部已经汰换掉了超4000支平庸的商品,目前好商品的SKU占比已经达到40%。

寻源上游、洞察趋势——将开发好商品进行到底

在众多品类中,生鲜是最刚需、也最能让消费者感受到直观变化的品类。眼下,叮咚买菜正持续往生鲜供应链的源头走,甚至是真金白银地投资上游。

会上,CFO兼叮咚谷雨董事长王松就提到,今年上半年,叮咚买菜在规模化直采和订单养殖的基础上,又陆续联合上游合作方成立黑猪养殖基地、数字渔仓,通过自身入局,既实现生鲜食材全链路的管控,提高生鲜商品的品质确定性,让其更安全、更好吃,还能进一步地发掘中国各地甚至海外具有地域特色、有销售潜力的差异化商品。

而在非生鲜食品品类上,叮咚买菜要做的则是通过对前沿趋势的捕捉,来形成独特的价值主张与心智。目前其锚定的是以低GI(低升糖指数)为代表的,还处在发展早期的健康化饮食市场。

以低GI为例,叮咚买菜认为这一市场有着非常大的成长空间。目前,公司已经率先于业内打造了低GI食品专区,并且计划开发全品类、全场景的低GI商品,用更科学的逻辑、更适合的原料和更权威的准入标准,推动低GI食品供应链生态圈的形成。

基于叮咚买菜对配料干净、低GI等健康标签的持续打造,如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已经视叮咚买菜为购买健康食材的便捷通道。据张奕介绍,叮咚买菜包含健康概念标签商品的销售量正快速攀升,今年上半年,带有配料干净标签的商品销售额突破5亿,低GI商品也已经从2023年上半年销售额不足百万,增长到今年上半年已接近6000万。

用好“数智大脑”工具,为建全球供应链生态打基础

在上述变化的背后,叮咚买菜的数字化底层能力也在不断升级。叮咚买菜CTO蒋旭就于会上表达了他基于技术视角的观点:“随着AI时代的到来,未来的零售门店、线上零售渠道,都将变成智能生态场,而不再是简单的人货场。”

过往,在叮咚买菜对供需协同进行的数字化改造之下,平台全链路已实现极致的降本提效,上下游每个环节都能实现线上的精准咬合。如今在数字化这一底层能力之上,AI的应用,让其形成了一个升级版的“数智大脑”,更高效地辅助公司未来的全方位升级。

梁昌霖进一步表示,不管叮咚买菜的能力如何进化、模式如何升级,公司曾经创业的使命初心至今都不曾变过,那就是“让美好的食材像自来水一样,触手可得、普惠万众”。而在其对未来的畅想中,随着公司规模的增长、成长边界的不断打破,叮咚买菜也会和生态合作伙伴一起走向全球,通过中国生鲜食品供应链的出海,去参与解决更大市场的供需平衡问题。

编辑 欧阳晨煜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陈晨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闻坤 实习生 冉曦芸)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