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厕所里的粉红色污渍是沙雷氏菌#
冲上热搜
图片来源:微博热搜
你是否也曾对着马桶、水槽里
那圈顽固的粉红色污渍发出过灵魂拷问
图片来源:小红书
它像铁锈,一擦就掉
像水垢,隔天又“卷土重来”
你以为自己在清除的普通霉菌
其实它是“颜值与危险并存”的细菌界刺客——
粘质沙雷氏菌
它不仅是你家卫生状况的“红色警报”
更可能是一位对多种抗生素免疫的“耐药恶霸”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扒一扒这位“粉色幽灵”的底细:它是什么?
你可能想不到,这抹让人心烦的淡红色,来自一种名叫粘质沙雷氏菌的微生物,又称灵杆菌。
它堪称“细菌界的颜值担当”,因能产生一种名为“灵菌红素”的红色色素,菌落才呈现出漂亮的粉红色。
早在1819年,它就因让玉米粥出现“血色”而被发现。
别被它的“美貌”迷惑。粘质沙雷氏菌是自然界中最小的细菌之一,革兰氏阴性,生命力极强。它最喜欢潮湿的环境,你家的浴室、水槽、厨房排水口、加湿器,都是它的理想栖息地。
更重要的是,它擅长形成一层滑溜溜的生物膜作为“护盾”,这也就是为什么常规清洁后它总能“春风吹又生”的原因。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颜值担当” or “健康杀手”?它的两副面孔
粘质沙雷氏菌是一种典型的“机会性病原体”,这意味着它的威胁因人而异。
对健康人群:它除了污染环境,让你的卫生间看起来脏兮兮,一般不构成严重威胁。
对免疫力低下人群:它则会摇身一变,成为危险的“健康刺客”。对于老人、婴幼儿、重症患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来说,粘质沙雷氏菌可能导致尿路感染、肺炎、伤口感染、败血症甚至眼部感染。
尤其值得警惕的是,粘质沙雷氏菌是医源性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在医院环境中尤为猖獗,老年病科、呼吸内科及重症监护室(ICU)是其检出的主要病区。更棘手的是,它天生对氨苄西林、头孢一代等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
临床上,它产生的AmpC酶能水解大多数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药物,给治疗带来巨大困难,堪称“耐药恶霸”。
复盘:你是如何把它“请”进家门的?
粘质沙雷氏菌在你家“安营扎寨”,绝非偶然。以下四个原因可能正在为你家的细菌“养蛊”:
1. 前置净水器“帮倒忙”:自来水中的余氯本是粘质沙雷氏菌的克星。但如果你家安装了前置净水设备,去除了氯,就等于为细菌的繁殖敞开了大门。净水器出水口若出现红色物质,滤芯该换了!
2. 储水设备成“培养皿”:马桶水箱、有储水功能的莲蓬头、加湿器、饮水机、扫地机器人水箱……这些地方的水长时间静置,余氯挥发殆尽,就成了细菌滋生的绝佳温床。
3. 高层二次供水污染:部分高层住宅楼顶设有储水箱。如果物业未能定期清洁,水箱内同样会因氯的消散而滋生细菌,并通过管道“串门”到每家每户。如果你家和邻居家都普遍出现红渍,这很可能是源头。
4. 食品保存与宠物卫生:保存不当的肉类、猫粮狗粮,甚至沾染了唾液的儿童玩具、宠物食盆,都可能成为粘质沙雷氏菌的乐园。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终极清剿指南:和“红颜祸水”彻底说拜拜!
面对这位顽固的“客人”,蛮力擦拭不如科学清剿。
清洁三大法宝

1. 酒精刺客出击:使用75%的酒精对准红渍区域充分喷洒,静置3-5分钟后,用刷子或鱼鳞布擦拭。酒精能有效破坏其生物膜护盾。
2. DIY除菌神膏:将半杯小苏打与约15毫升洗洁精混合,加少量水调成糊状。厚敷在污渍上10-15分钟,再用力刷洗,即可轻松瓦解。
3. 高温“桑拿”疗法:对于耐热表面,可使用55℃以上的热水冲刷(务必注意安全,防止烫伤),高温能有效杀灭细菌。
友情提示: 清洁时请务必佩戴橡胶手套和防护眼镜,防止细菌飞溅入眼或接触皮肤。
预防三连击

1. 干燥大法:潮湿是其生存的必要条件。沐浴后,用刮水器刮干墙壁和地面,或开启排风扇通风20分钟以上。浴帘也要定期清洗晾干。
2. 储水设备大扫除:每月对马桶水箱、饮水机、加湿器等进行一次彻底清洁。不常用的客卫马桶和花洒要定期“放水”更新。
3. 水质源头侦察:若是高层住户,且红渍问题普遍存在,请及时联系物业,督促其定期清洗楼顶储水箱。
浴室、厕所里的粉红色污渍
是家庭卫生亮起的一盏“红色警报灯”
下一次再见到这抹粉色
请务必做到
科学认知,精准清洁,长效预防
这样才能真正将这位“粉色幽灵”拒之门外
守护家人的健康防线
图片来源:微博网友评论
资料来源:科普中国、蝌蚪君、阜外华中药学部、急诊时间
转载请标注来源读特客户端
编辑 钟诗婷 审读 伊诺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彭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