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新闻全媒体记者 龙冠斌 通讯员 褚金莹 贾梦瑜
每到傍晚,玉塘社区的广场舞队伍如约而动。与往昔不同的是,如今在舞队周边几米外的小区楼宇内,居民们得以静心休憩、专注学习——曾困扰社区多年的广场舞噪声扰民问题,随着8台定向音柱“上岗”迎来根本性转变。
这正是玉塘社区党委以党建为引领,聚焦民生痛点,创新运用科技手段,精准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生动实践。
玉塘社区现代化小区较多,毗邻沃尔玛商圈,人口密集,居民健身娱乐需求旺盛。然而,有限的场地与广场舞活动的高分贝音响形成尖锐矛盾。尽管社区每日安排工作人员进行劝导,但“堵而不疏”的方式收效甚微。
面对反复投诉与治理困局,玉塘社区党委深刻认识到,化解矛盾需转换思路,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疏解”。在党建引领下,社区党委牵头组建专项小组,深入走访舞者与周边住户,广泛征集意见;同时组织党员骨干“走出去”,赴先进社区调研学习治理经验。当“定向音柱”这一科技方案进入视野,党组织果断决策,将其列为“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以科技之力为矛盾“破冰”。
定向音柱的引入,是党建引领下“智慧治理”的精准落子。这一设备如同“声音手电筒”,利用超声定向发声技术,将声音精准控制在30度至60度的扇形区域内传播。在音柱正前方,舞者仍能享受90分贝以上的清晰音乐,尽情挥洒热情;而在侧后方的居民楼方向,音量被有效限制在60分贝以下。8台音柱迅速在广场关键位置科学布设,最终实现了“舞区激情如常、周边静谧安宁”的和谐图景。
设备启用后,成效立竿见影。据统计,广场舞噪声投诉量显著下降,居民满意度大幅提升。曾因噪声剑拔弩张的邻里关系,如今因这份“静谧的善意”日渐融洽。广场舞爱好者张女士感慨:“现在终于可以安心跳舞,再也不用担心影响孩子写作业了,社区真的把实事办到了我们心坎上。”
小小音柱折射的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智慧之光。从解决“去哪儿跳”的场地之争,到保障“跳得好”且不扰民的品质提升,玉塘社区以科技赋能治理,让广场的律动与居家的宁静在同一片天空下和谐共鸣。玉塘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发挥党建核心引擎作用,巧用广场舞噪声治理经验,以“绣花功夫”深化精细化管理,探索共建共享新路径,让治理成果真正惠及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