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上村基层治理密码!公明街道打造“近邻幸福家园”

潘文婷
07-16 21:50
摘要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潘文婷 通讯员 邱嘉慧 汪火勇 文/

日前,光明区公明街道上村社区在红木古镇举办“光明邻里情相牵”活动,在红木青砖间描绘出邻里相亲、文化浸润、共治共享的温情画卷。

715日下午,“光明邻里情相牵”活动现场,设有“文化传承、活力互动、善治舞台、共治议事、爱心市集”五大功能区。在艺术展演区,退休干部以《奋斗者》朗诵致敬岁月,幼儿园童谣《我的邻里花园》萌动全场,广场舞《灯火里的中国》翩然旋舞。在文化传承区的漆扇、茶艺等展台,前来参加的人员是清一色的年青人,还有不少中小学生,为这些传统技艺注入了青春活力。年过古稀的张伯吃着糖不甩感慨地说道,“就是这个味,四十年前的味道啊!”而爱心市集区的珠串平安结、麦秆画等残疾人作品引发抢购,商圈嘉年华里的老字号糕饼师开授茶饼制作课,志愿者为独居老人送上糖水与艾糍,人间烟火气正传递着互助的温暖。

此次活动的重心当然是邻里情深,在活力互动区,破除“都市冷漠症”的破冰游戏气氛正酣;百年榕树画展前,老人指画追忆“藏童年秘密的树洞”,不仅唤醒了居民的跨代际社区记忆,更激发了社区凝聚力;共治议事区变身社区智库,50余份建议卡经党员志愿者分类直通党委议事桌,法律咨询台律师三小时解析继承纠纷、租赁合约等12类法律难题;在善治舞台区,“社会工作学堂”正式开课,24期课程赋能300余名社工志愿者民生服务技能;心理辅导、法律援助等六支专业队同步授牌成立,精准对接困难儿童及残障群体需求;公明街道慈善基金也在此揭牌启动,10家爱心企业踊跃捐赠,为生活救助与技能培训注入长效保障。

从漆扇流转的非遗智慧,到慈善基金的长效护航,上村社区以一场邻里节演绎基层治理的立体创新。党建红线串起的不仅是千名居民的欢声笑语,更是社会工作学堂赋能的专业力、六支队伍构建的支撑网和基金保障兜底的民生线,由党员先锋、能人志士、普通居民共同织就的温情网,正持续托举起弱有所扶、邻有所乐的公明幸福样本。

(受访单位供图)

(作者:潘文婷)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