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中国艺术家吴小燕个展《从来的风景》在巴黎八区的巴赫里椰画廊举行,此次共展出绘画、装置等作品二十余件,受到当地艺术从业者及藏家的青睐,更以独特的艺术语言与文化深度,在巴黎艺术圈掀起一股东方美学热潮。近日,刚从法国返深的她,又把自己“藏”了起来,投身到新一轮艺术创作中。
解构形式美学:“道”的回响与女性诗意创新表达
展览作品中,吴小燕通过对形式美的解构与重构,激起主体精神的力量,让观者在客观“无形式”的形式中,感受到主观精神自身的张力。法国观众评价其绘画时指出,作品中蕴含着不可言说的“道”跨越时空的回声,既有空间的构造,也有有形与无形、凝固与灵动的交响,展现出中西文化在审美上以精神高度取胜的特质。
布面油画《晚归》
布面油画《虚空真藏》
展览中一组蓝色的木棉花尤为引人注目——红色木棉常象征热烈,而吴小燕笔下的蓝色木棉却呈现出冷静、安静、独立的气质,散发出女性的坚韧与诗意,这既是对地域文化符号的创新性表达,也是她内心世界的投射。
布面油画《私语》
另一组名为《私语》的四匹马作品,则是她献给内蒙古丈夫的情感表达,四匹马形态各异,奔腾却含蓄,色彩自由流淌,宛如在风中低语,引得法国朋友弗朗索瓦驻足赞叹“太美了”,展现出跨越语言的艺术感染力。
吴小燕表示,展览主题《从来的风景》,意在打破对“风景”的固有理解——既不是对客观自然的复制,也非抽象形式的炫技,而是一次由内而外、由心至景的再造。在她的画布上,“风景”是情感、哲思与精神的投射面,她以东方哲思为根基,融入当代艺术的表达手法,期待构建起兼具诗性、哲性与实践性的女性绘画叙事载体。
融汇东西艺术:传统与现代间构筑哲性绘画
《从来的风景》不仅是吴小燕艺术旅程的重要节点,更是一次跨越语言与文化的视觉行动。她用色彩叩问灵魂,用形式书写意念,在巴黎这座艺术之都,展现出中国女性艺术家的世界感知与心灵航程,为国际艺术舞台注入了柔软而有力的东方之光。
油画&立体制作作品《风骨》
有书画名家评价,吴小燕的绘画作品展现出高度的媒介自觉与形式探索。在传统笔墨语言与当代绘画语汇的交融中,她不断试图打破线性叙事与单一美学范畴的界限。其作品往往通过色彩与空间的多维并置,实现观念与感知的双重唤起。无论是对自然意象的再造,还是对个体经验的抽象表达,吴小燕均以敏锐的文化自省,将本体性追问与社会现实相勾连。她对光影与肌理的精密调度,不仅彰显了自身扎实的造型功底,更反映出对视觉结构与符号系统的深刻理解。这种游走于传统与现代、具象与抽象之间的复杂美学策略,使其作品在当代艺术场域中具有鲜明的辨识度和理论阐释空间。
吴小燕的这种创作理念深受中国传统心学“以心照物”精神的影响,如同王阳明所言“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她的画正是以这种觉知和观照,在色彩、肌理、空间中嵌入对世界与自我的双重凝视。同时,她又以开放的姿态吸收西方美学精华,用普诺提诺“没有心灵能看见美,假使他自己不是美的”的哲学思想,诠释艺术创作中主体精神的重要性,实现了中西文化在审美层面的深度对话。
布面油画《瞬》
兼具多元身份:把艺术承诺作为“生命态度”
据了解,作为广州美术学院毕业生、小燕画院创始人,吴小燕的身份多元而立体。她不仅是美术教育家、艺术家、策划人,还担任广东省少儿艺委会委员、广东省陶瓷艺委会委员、深圳市先行示范区文化专家组专家等多项社会职务。其创办的小燕画院作为知名青少年美术专业院校,培养出无数优秀人才,毕业生作品享誉世界,多人被著名画廊签约,频频亮相巴塞尔展等国际顶级艺术展会。
“作品是一个艺术家的生命态度,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年举办一次个展是我对自己的承诺。”吴小燕长期探索得到了世界艺坛的回应,她的作品活跃在国内外众多的艺术盛事,也被国际艺坛推崇为当代重要的艺术家。
而谈及多变的画风,吴小燕则坦率地表示:“每天都是新的自己,离开创作舒适区,这是一种全新的挑战。当把自己关起来专注于心,在特定时间空间遇见自己、了解自己,充足感不言自明。当被思想、色彩敲击时,尽情放肆、尽情挥洒色彩,这时,被隐藏、等待释放的创造力从心底溢出能丰盈能量。我一生都在画,用色彩感悟人生,经历一切风景才明白,最美最新的风景在内心。我也会继续画下去,留下不同的风景和印记,找到属于自己灿烂的光。”
(受访者供图)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潘未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