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区人大代表进站履职,实地调研重点项目建设情况并积极出谋划策

07-16 08:12
摘要

龙华新闻记者 丁小梅

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提质增效,7月15日,区委副书记、区长雷卫华以区人大代表身份开展人大代表进站履职活动,实地调研扬宇富产业园改造项目、观澜东方美学片区首开区及观澜公共文化中心建设情况,广泛听取区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


观澜东方美学片区首开区效果图。

在调研现场,雷卫华详细了解了三个重点项目的发展规划和建设进展。据悉,扬宇富产业园将通过局部提升和微改造进行升级,打造文化商业旅游综合体,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观澜东方美学片区首开区作为龙华区“百千万工程”的重点培育项目,致力于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文旅目的地与微度假片区,提升区域文化品质。目前,片区整体发展规划已完成,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正在有序推进。雷卫华强调,要注重做好运营服务,提前规划片区的运营模式,确保项目建成后能持续发挥效益;要推进连片开发,将周边相关资源整合起来,形成规模效应;同时要打造特色打卡点,增强片区的吸引力和传播力,进一步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区人大代表们围绕如何提升片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等问题展开讨论,积极为项目发展出谋划策。


在观澜公共文化中心施工工地,雷卫华实地查看了该项目的建设进度。该中心占地面积775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0363平方米,涵盖图书馆、文化馆、展览馆、黑匣子剧场等配套设施,目前正在开展幕墙和装饰装修施工,总体形象进度完成约85%,预计年底基本完工。雷卫华要求,施工单位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确保项目早日投入使用,为居民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体育活动场所。区人大代表们也十分关注项目建成后的运营管理问题,建议提前谋划,引入专业团队,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区领导孟宪潞,部分区人大代表及区相关部门、观澜街道主要负责人参加活动。


 项目简介


东方美学片区首开区

辐射带动片区及周边发展


观澜东方美学片区是深圳客家文化代表地区之一,包括观澜街道广培、牛湖、大水田社区,总规划面积约300公顷,包括裕新路红木一条街、版画基地、版画博物馆、鳌湖艺术村、俄地吓老村、求雨岭公园、观澜湖新城等重要节点。片区以打造大湾区集“艺术美学、工业美学、生活美学”为一体的“观澜东方美学片区”度假区为发展目标,依托观澜客家文化、红木文化、版画文化、工业文化、高尔夫体育文化等优势资源,按照“政府搭台、国企参与、市场主导”的原则,进一步构建多元化、数字化、现代化的中式文化沉浸式体验区。


其中,首开区以“百千万工程”典型项目培育为引领,辐射带动整个东方美学片区及周边发展,结合当下经济发展形势和片区现状,于裕新路南端门户位置划定首开区,作为“百千万工程”典型项目培育。当前阶段全力聚焦于首开区的建设,在完善好首开区功能要素配置与风貌提升后将成为东方美学片区的发展引擎,进一步带动整个东方美学片区的发展。纵深推进“百千万工程”建设,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的目标。首开区总面积约7万平方米,是进入东方美学片区的第一站,也是“必经之地”,包括观澜公共文化中心、美联红木博物馆、扬宇富产业园、阿宝产业园、协兴厂五大节点及周边裕新路等公共空间。


扬宇富产业园改造项目效果图。

扬宇富产业园提升改造

建成文化商业旅游综合体


扬宇富产业园提升改造项目紧邻观澜公共文化中心东侧,是观澜东方美学片区首开区重要节点之一,也是落实龙华区百千万工程《“1+10+N”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中“N”类重点培育项目的重要举措。项目占地面积约14350平方米,由老旧厂区组成,将通过局部提升和微改造进行升级,以观澜红木产业为基础,以东方美学为核心理念,融合传统建筑元素和文化、体育、旅游、商业多元业态,规划建设成集“乐园、IP展览、演艺、国潮文创、国风餐饮、非遗市集和科普教育等”于一体的文化商业旅游综合体。项目实施主体为龙华区属国有企业,采取“政府引导、国企参与、市场化运营”方式,联合打造龙华区城市名片和观澜文化小镇新的文化旅游地标。项目预计9月份开工,2026年5月前交付使用。


建设中的观澜公共文化中心。 龙华新闻记者 蔡维泽 摄

观澜公共文化中心

推动升级本土文化产业转型


观澜公共文化中心项目位于龙华区观澜街道,西至裕新路,北至规划道路华德路,南至规划木头湖路。项目最大建筑高度99.95米,地上22层,地下3层。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图书馆、文化馆、展览馆、黑匣子剧场、乒乓球馆、健身房、舞蹈室、跆拳道馆、旅游集散中心、架空休闲空间及其他配套设施等工程。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项目突出观澜文化小镇的文化底蕴,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中部发展轴文化新地标。设计提取客家建筑语言,通过多层级的叠加形成建筑形体。运用多种屋顶形式及空间进退丰富建筑形体,底层设计较大的开放空间与北侧广场相呼应。


本项目从设计阶段便引入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技术,将建筑美学与碲化镉光伏发电技术深度融合,实现美观、实用、高效的一体化效果,并成功立项光伏建筑一体化试点项目,促进建筑领域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项目整合设计施工,应用BIM技术,推动建筑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减少填埋量,降低环境影响,对实现绿色建筑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双碳目标具有积极作用。


项目立足“文化立市”,建成后将推动升级本土文化产业转型,填补龙华区配套需求,极大提升龙华城市品质,增强龙华文化底蕴,成为深圳文化地标和国际化数字文化示范区。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