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外高端市场到AI新蓝海 龙岗这家企业二十年淬炼“眼镜产业升级样本”

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实宜 文/图
07-15 18:34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一副眼镜,从两片镜片与镜架的精密组合,到融入AI技术的智能穿戴设备,折射的是传统制造业向科技领域跨越的轨迹。近日,记者走进龙岗坪地街道的深圳市格瑞斯优雅眼镜有限公司,这家扎根龙岗20年的企业,不仅在海外高端市场铸就了“深圳眼镜”的口碑,更在智能穿戴浪潮中,以“传统工艺+AI科技”的融合探索,书写着龙岗眼镜产业升级的新路径。

扎根龙岗二十年 擦亮“深圳眼镜”名片

提及高端眼镜产业,深圳龙岗是绕不开的核心区域。自1983年香港商人林贤生在横岗创办深圳首家眼镜厂——横岗光学厂后,数十年间,众多龙头企业齐聚龙岗横岗、园山一带,形成了链条完整、规模庞大的产业集群。

“龙岗完善的产业链和雄厚的产业基础,是我们20年来坚守于此的根本原因。”格瑞斯董事长李静坦言。二十多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她踏入眼镜行业,从“门外汉”到“行家里手”,她深刻体会到这一行业“工序长、技术含量高、依赖精细人工”的特性,并带领团队一步步摸索前行。

如今的格瑞斯,已在坪地建成占地3万多平方米的智能制造基地,拥有1000多名员工,配备全自动生产线与完善质检系统,具备年产能500万副以上智能眼镜的生产能力,可实现月产超50万副成品眼镜的规模化快速交付。

与多数同行不同,格瑞斯自创立之初便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出海虽有未知挑战,但机遇也随之而来。”李静表示,企业一边深耕自主设计,一边承接OEM(原始设备制造商)、ODM(原始设计制造商)业务,产品深受欧洲市场青睐,每年70%以上的产能销往欧洲。目前,格瑞斯已构建起从设计创意、生产制造到营销售后的一站式服务体系,并在美国、法国、意大利设有分公司及海外工厂。

“‘深圳眼镜’这块金字招牌在海外极具分量,客户一听便有天然的信任感。”李静自豪地说,凭借高端定位和品质坚守,格瑞斯已赢得众多海外客户认可,为“深圳眼镜”的口碑添砖加瓦。

瞄准智能穿戴蓝海 用AI重新定义眼镜“可能性”

“戴上这副眼镜,我们就能顺畅交流了。”格瑞斯旗下智能眼镜品牌“innovator”研发团队带头人、英国牛津大学博士Wallen Mphepo,向记者展示了企业最新推出的AI智能眼镜。

据介绍,该眼镜可自主识别对话内容并进行150余种语言翻译,配套APP便逐句弹出翻译内容,准确率超95%。Wallen Mphepo表示,未来将进一步融入DEEPSEEK等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持续提升用户体验。

李静随后展示了另一款AR投屏智能眼镜:“它能将手机、PC 上的影视、音乐、游戏等内容无线投屏,让使用者随时随地拥有‘私人影院’般的沉浸体验。”

此外,格瑞斯还推出了支持音频及摄像功能的智能眼镜。该产品依托低功耗W20主控芯片,可实现 AI 拍照识物问答、拍照、摄像、录音、本地音乐播放、AI 对话智能交互、APP蓝牙传图等多项功能。

依托产研一体化优势,格瑞斯还可提供定制化服务。李静举例,曾有客户提出为老年群体定制智能眼镜的需求——该客户长期经营老花镜,发现老年人常面临“看不清、听不清”的双重困扰。格瑞斯团队迅速攻关,计划在眼镜中融入骨传导技术,帮助用户识别外界声音。目前样品已制作完成,下月将迎来国外客户的试戴体验。

“20年来的发展,离不开各方支持。”李静感慨说,长期扎根龙岗期间,企业获得了区政府的诸多帮助,此次扩建新厂房也得到了坪地街道的大力支持。从传统制造到智能科技,格瑞斯正以制造实力开拓智能眼镜新蓝海,在产业升级的浪潮中稳步前行。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秦天 二审 桂桐 三审 陈晨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实宜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