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河携手筑光明,深圳市人民医院眼科与东源县人民医院眼科专科联盟签约

深圳特区报记者 余海蓉 罗莉琼
07-06 20:57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为贯彻落实广东省医疗卫生人才“组团式”帮扶决策部署,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助力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落地见效,7月3日,深圳市人民医院眼科与河源市东源县人民医院专科联盟正式签约授牌,标志着两院眼科领域深度协作正式启动。

签约授牌:共筑眼科健康防线

签约仪式由东源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倪祥主持。深圳市人民医院眼科主任杨明明在致辞中强调,作为深圳市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三甲综合医院眼科,可通过派驻专家、远程会诊等方式,助力东源县人民医院眼科提升常见眼病诊疗能力;针对复杂病例开通绿色转诊通道,确保患者得到规范诊治,让东源地区眼病患者真正实现“小病不出县,大病有依托”。

东源县卫健局副局长徐英剑表示,专科联盟是落实广东省“组团式”帮扶的重要实践,将为河源地区构建眼病防治新格局提供有力支撑。东源县人民医院院长杨建辉强调,此次合作将弥补医院眼科在技术设备、人才储备上的短板,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远”的问题。

双方致辞结束,深圳市人民医院眼科主任杨明明与东源县人民医院院长杨建辉共同签署合作协议,并举行"深圳市人民医院眼科专科联盟单位"揭牌仪式。

多维赋能:技术帮扶落地有声

仪式结束后,深圳市人民医院眼科专家团队立即投入工作,分别通过查房活动、经验分享、疑难病例讨论及义诊筛查四大举措推进帮扶。

查房活动:精准把脉基层诊疗痛点

深圳市人民医院眼科杨明明主任带领团队,对东源县人民医院多名疑难住院患者进行联合查房。通过“病史梳理-检查示范-方案共制”,现场纠正基层医生操作偏差,优化诊疗路径。

经验分享、病例讨论:构建区域医疗智慧共同体

杨明明主任、曾绮桥护士长、付立成医生分别进行了医疗、护理方面经验分享,随后两地医师以疑难病例为切入点,通过“病史复盘-难点剖析-路径优化”三轮研讨,形成“基层首诊-远程会诊-双向转诊”协同机制共识。

义诊筛查:打通健康惠民“最后一公里”

杨明明主任率团队为东源县百余名群众开展“零距离”眼健康筛查,对于现场检出的中重度白内障、青光眼等致盲性眼病,专家团队根据病情紧急程度分类制定干预建议,并为需进一步诊治的患者开通“筛查-转诊”绿色通道。

模式创新:分级诊疗惠民生

此次合作创新推出“1+1+N”帮扶模式,即“1名常驻专家+1名流动专家+N项技术输出”,将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眼底激光治疗等10项眼科核心技术精准下沉至东源县。

通过该模式构建“基层首诊精准化、双向转诊畅通化、急慢分治标准化、上下联动实效化”的分级诊疗体系,最终实现“小病在县解决、大病绿色转诊、疑难重症上下联动”的整合型医疗服务格局。这一模式不仅为县域医疗注入强劲动能,更成为落实"健康中国"战略与"健康广东"行动的生动实践。

展望未来:光明之路携手同行

随着红绸揭开,“深圳市人民医院眼科专科联盟单位”牌匾熠熠生辉。这场跨越山海的医疗协作,不仅为河源地区眼病患者点亮希望之光,更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持续的基层医疗能力提升路径。

正如杨明明主任所言:“真正的医疗协作不是替代而是唤醒;不是给予,而是激发。我们将以专科联盟为纽带,让更多基层患者‘看得见、看得清、看得久’,共同绘就健康中国的光明未来。”

编辑 李斌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徐兴东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余海蓉 罗莉琼)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