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广场 | 长安的荔枝

宝安湾
07-08 08:21
摘要

阿米 文/图

▲枝头荔枝惹人喜。

年少时读到“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还有苏东坡自嘲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作岭南人”时,口水不自觉地流了出来,充满了对荔枝的向往。

虽然没见过没吃过,心里却认定,荔枝的味道一定极美,美得让人尝尽世间美食却依旧惦记,吃完就会忘记人间的疾苦。好在生活不断改善,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荔枝罐装饮料全国流行,生活在东北小城的我终于尝到了荔枝的味道,如桂花似蜜糖,果然与众不同,一喝难忘。这让我对生长在岭南的荔枝更是起了向往,盼望着有朝一日可以亲尝。

有梦想,就有去实现的勇气。当我终于踏上南下的列车,正是六月荔枝成熟时。从广州前往深圳的路边,排满了卖荔枝的摊档,红艳艳的如一条长龙招人眼,立即停车买了一筐,当场就挤开了红中带绿的荔枝壳,晶莹透明如珠如玉的荔枝肉颤微微地向我微笑,含在嘴里,蜜汁喷涌,这向往了十几年的水果终于被我含在嘴里,激动幸福得几乎想大叫几声。

转头望向埋单的亲戚,连声地赞美,亲戚轻笑,说这是先熟的品种,就是杨贵妃喜欢吃的,所以被命名为“妃子笑”,过几天,更好吃的桂味与糯米糍上市,我买给你品尝。

我惊诧得停了剥荔枝的动作,没想到这么让我惊艳的荔枝居然只是基本款。在深圳生活久了,才知道荔枝居然有60多个品种,最好吃的是增城挂绿,排名第二的是仙进奉,最常吃到的桂味与糯米糍被称为“荔枝双杰”并列第三。我最喜欢的是糯米糍,哪怕在别人眼中,不过是中等货色,但我经常可以吃到,且不用为价格发愁。人是要学会成长的,如果懂得了珍惜拥有的人与物,人生就少了无数烦恼。

前几天,朋友说她家里有亲戚送来的仙进奉与挂绿荔枝,我一时之间呆住。仙进奉荔枝我知道,十几年前也尝过几粒,比桂味个头大一点,清甜无渣,确实好吃。但挂绿可是贡品珍品,朋友居然可以吃到?看到我一脸的惊诧,朋友笑说只是普通的挂绿,而不是增城唯一的那株母树的挂绿。母树挂绿的每一粒荔枝都是拍卖销售,最高拍出55万一粒。

我曾去过增城,并在那株唯一的挂绿母树前拍照留影,那时是秋天,肥硕的绿叶随风轻舞,看上去就是一株普通的荔枝树。但树下有栅栏,怕被人摸、被人折叶掰枝,怕树下的泥土被踩踏污染,必须设围栏,设标签,证明它的出身不凡,高贵珍稀,只能让人远远地瞻仰。

岭南是适宜荔枝生长的沃土,田间地头,公园小区,甚至路边都种了荔枝树,尤其是深圳大学,上世纪八十年代建校之初,因校内原是荔枝林,就保留了一部分果树。现如今,每到荔枝成熟,大学管理处会将采摘的荔枝分发给师生,吃不完的就做成各种菜肴。最经典的一道菜就是荔枝咕噜肉,味道不错,只是不能多吃,甜腻得咽不下去。

再好吃的荔枝,也只能小尝,如果一次性吃上十几粒,上火发炎。广东人发明了荔枝蘸酱油,荔枝配咸鱼的下火方式,想想杨贵妃想吃荔枝望眼欲穿,而我们生活在深圳的普通人,却怕吃多了上火。

周末的清晨,洗了一碟糯米糍,放在冰碗里,打开电视,一边看着由马伯庸的小说《长安的荔枝》改编的同名电视剧,一边尝着冰镇的荔枝,越发感恩这个时代,珍惜当下的光阴。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