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数智关员”陆续上岗,推动海关智慧监管全面升级

读创经济 罗凯燕
07-07 22:50
摘要

深圳商报记者 罗凯燕 通讯员 莫燕妮 唐硕 李珺

在深圳海关,一群24小时在岗的“AI数智关员”正悄然改变传统通关模式。它们依托“数据地图”与“海关知识库”构建智慧中枢,通过AI图像识别、大模型分析等前沿技术,实现监管效率与精准度的双重飞跃,推动海关智慧监管全面升级。

智能识别助危险品查验进入“秒级”时代

近年来,深圳海关以“机器+人”协同理念为核心,深度融合自主可控技术,构建起以"数据地图"为底座、DeepSeek-R1等大模型为支撑的智能监管体系。在风险分析、查检验放等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并成功孵化出"AI数智关员"新形态。

据介绍,在危化品监管领域,深圳海关研发海关危险品数据表单识别多智能体,实现了对随附表单的感知、提取、推理和识别的复杂认知计算,为危险品的风险评估、管理、处置提供了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持。该系统可同步解析MSDS安全数据单、UN包装代码等复杂文件,即使在复杂光照、污损等恶劣环境下仍保持95%的识别精度,大幅提升查验效率和准确性。

“深圳进口危险品主要服务于高端制造业。过去查验需人工比对原始单据,现在AI系统不仅能秒级完成审核,还能智能识别风险点。”皇岗海关物流监控一处查验四科科长韦晓东介绍。

深圳海关运用危化品数据表单识别多智能体新技术。(深圳海关供图)

当前,深圳海关智能系统已覆盖木质包装识别、水果溯源等场景,可自动识别184国IPPC标识,形成"机器识图-模型研判-关员核验"的闭环链条。

据了解,深圳海关多场景智能体已在皇岗、深圳湾、蛇口等口岸落地应用,除了显著提升通关效率,还通过搭建安全风险评估模型提供风险预警。这一模型综合考虑了如货物性质、来源地、目的地以及历史违规记录等多种关键因素,对进口商品所带来的风险进行全面精准评估。

从清晨第一班货轮靠港,到午夜最后一辆跨境货车通关,AI技术的深度应用既提升了通关效率,又强化了风险防控能力,全力推动口岸监管向数字化、智能化、精准化迈进。

“人机PK”数据亮眼,研判效率提升8倍

通过“大数据+大模型”的融合创新,深圳海关研发查验异常智能分析智能体,并基于此构想深圳海关首位“AI数智关员”的理念,每日可自动解析查验异常记录,添加风险标签,大幅提升查验异常分析处理效率与研判精准度。

据介绍,在“人机PK”测试中,AI数智关员标注标签数量达人工的2倍,研判效率提升8倍。深圳海关信息中心研究开发科科长黄孙杰展示着首位“AI数智关员”的测试数据并介绍,它不仅可24小时作业,还能确保研判标准绝对统一。

目前,“AI数智关员”已能够完成风控查异标签标注工作,未来将逐步实现“风险标签—关联网络—态势推演”的标准化上岗作业。

全链智能“数智关员”矩阵激活业务新势能

据悉,当前,深圳海关基于“数据地图”,深圳海关将RPA机器人、大模型智能体、AI人像聚档等融合应用,拓展孵化了多个便于关员快速查询、数据分析、辅助判断的“数智关员”,激活业务引擎。

深圳海关运用智能识图多智能体技术开展进口水果查验工作。(深圳海关供图)

加贸保税监管“数智关员”宛如一位敏锐的智慧“侦察兵”,在大模型智能算法以及自贸业务专有知识库的赋能加持下,实现了加贸保税企业区间流转异常数据的精准分析和统计,生成清晰的风险提示信息,缩小排查企业的范围,进一步提高了海关加贸企业风险管理能力。

在统计领域,智慧统计“数智关员”化身为一位专业的智能“分析师”,探索实现统计参阅表、基本参数表的智能化问答生成,开展移动监测智能分析,助力强化贸易合规监管。

案件处置“数智关员”充当着海关案件的“智慧参谋”,基于法律法规、监管对象信息、查获物品、商品价值等,按照标准流程,结合过往案例,自动分析研判案件情形,辅助关员给出处理建议,并生成法律文书,案件处置效率大幅提高,保障作业标准的统一性、规范性。

深圳海关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AI技术在全链条、多场景的创新应用,加速由“单点智能”向“全链智能”跃升,构建“触发即联动”的智慧监管生态,实现通关效率与监管效能的双提升。(受访单位供图)

(作者:罗凯燕)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