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暖,这些“黑科技”助力运动员逐梦赛场

读创深圳 吴蕾
07-05 18:40
摘要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吴蕾

近日,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自行车赛在深圳龙岗国际自行车赛场激战正酣。赛场上,运动员奋力拼搏的身影令人动容。而赛场内外,一系列“黑科技”装备的惊艳亮相,悄然改变着残障人士的运动和生活体验,成为本届赛事一抹独特的温暖亮色。

智能“神器”破解出行难题

对于许多依靠轮椅出行的运动员和观众来说,台阶和沟渠曾是难以逾越的障碍。本届赛会上亮相的智能爬楼梯电动轮椅,成为破障“神器”。一位体验后的运动员激动地表示:“上下楼梯一直是大难题,这款轮椅实实在在解决了我们的‘心头病’!”据研发企业佛山凯洋医疗介绍,这款轮椅不仅续航强(满电可爬1120级台阶),更能智能感知楼梯坡度,自动调整坐姿确保安全舒适。更厉害的是,它能通过智能切换模式,轻松跨越28厘米宽的沟渠,让使用者行动更自由。

市民体验智能爬楼梯电动轮椅。

运动员体验智能脑控轮椅。

另一款智能脑控轮椅则展现了“意念的力量”。使用者佩戴特制脑环,其脑电信号被AI系统捕捉、处理,转化为控制轮椅前进、后退、转向、刹车的指令,即使行动不便,也能通过“意念”操控。该轮椅还具备整体升降功能,实现坐卧姿态转换及床椅间平稳转移,满足多种生活场景需求。

科技力量筑起“安全防线”

赛场的安全与秩序同样有科技力量守护。赛事举行期间,智能巡逻机器人和机器狗穿梭在龙岗国际自行车赛场内外,沿着预设路线自主巡逻。它们具备喊话提醒、视频宣传、一键报警等功能,如同不知疲倦的“电子卫士”,为赛事筑起一道坚实的“科技防线”。

运动员入住的酒店也引入龙岗“黑科技”:音书-政务无障碍系统通过语音识别与手语翻译,架起听障群体的沟通桥梁;导盲兔AI眼镜将画面转化为语音,助视障运动员感知环境。

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副会长陈琼指出:“深圳这座创新之城,用大爱与科技架起了助残的桥梁。”据了解,本届赛事竞委会精心挑选了38家企业的108项优质科技产品,涵盖智能轮椅、假肢、康复机器人、安保机器人、无人救援船等,全方位服务于赛事保障和运动员个性化需求。

科技之光融入生活场景

这些赛场“黑科技”的背后,是龙岗区作为深圳人工智能产业高地的坚实支撑。作为深圳人工智能产业核心区,龙岗汇聚350余家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企业,2024年产业增速达6.5%。从芯片设计、算法研发到硬件制造、场景落地,这里已形成完整产业闭环。

龙岗科技办赛成果展区。

根据《龙岗区具身智能机器人友好示范城区三年行动方案》,全国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示范街区”将在坂田星河WORLD崛起,构建“水陆空”多元测试场景;未来三年,龙岗计划投入百亿元政府订单,推动超千台机器人深入城市治理与公共服务领域,加速AI和机器人技术产业化。

本届残特奥会不仅是体育精神的盛会,更是科技成果的集中展示。从解决具体生活障碍的智能装备,到保障赛事顺畅运行的科技力量,再到背后蓬勃发展的产业集群,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温度和力量,为残障人士插上逐梦的翅膀,照亮通往更美好未来的道路。(受访单位供图)

(作者:吴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