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充电宝无3C标识,商家补发80张3C贴纸?律师紧急提醒→ | 读特普法

读特新闻记者 陈丽玲
07-03 17:46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在部分电商平台上,竟有商家公然售卖3C标签贴纸,这些3C标识可以使用吗?如何辨别假3C标识呢?

连日来,充电宝的安全问题持续引发广泛关注。罗马仕、安克等充电宝品牌宣布召回旗下多款充电宝,多个充电宝品牌的CCC(以下简称“3C”)认证证书被“暂停”。民航局也于日前发布紧急通知,禁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以及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与此同时,有关假3C标识的讨论也在逐渐升温。据媒体报道,在部分电商平台上,竟有商家公然售卖3C标签贴纸,仅需花几元,就可以一次性购买上千张。更有网友称,自己网购的充电宝没有3C标识,商家竟一次性给她补寄了80张3C贴纸。这些3C标识可以使用吗?如何辨别假3C标识呢?

记者调查平台3C乱象:

定制服务泛滥,标识真假难辨

读特新闻记者搜索发现,在各大电商平台上,已很难搜到“3C贴纸”的相关商品,但3C贴纸定制服务依然存在。

记者随机以买家身份在不同平台、不同商家询问“是否可定制3C标识?”得到的均是肯定回复。一位商家直接回答:“20元起订,看您需要多少?”

当记者进一步询问是否需要提供相关认证材料时,有商家表示,只需提供需要打印的规格和尺寸即可。在沟通过程中,商家也未对记者的资质进行核实。这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在无需提供认证证书的情况下,轻松获取伪造的3C标识。

另外,在各大平台上,针对充电宝3C认证的真实性质疑也屡见不鲜。

一位网友发文称,自己网购某款充电宝,收到货后才发现没有3C标识。询问客服后,商家竟一次性给她邮寄80张3C贴纸作为补偿。对此,网友质疑:“这种标识怎么可以寄给用户让其自行粘贴?”“如果有人把贴纸贴到其他产品上,又该由谁来负责?”

社交平台截图

还有一位消费者在某平台上投诉,其于2025年4月购买某品牌充电宝时,商品页面显示产品通过了3C认证。但经查询发现,商家在商品页面提供的3C认证号,实际对应的是另一个型号的产品,而自己购买的充电宝的3C认证,显示处于被停用状态。该消费者认为商家此举涉嫌虚假宣传,希望商家给予全额退款。

某投诉平台网页截图

那么,商家使用伪造的3C标识,需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去辨别产品认证的真实性呢?

3C标识有详细规定

且有唯一防伪标志

广东领策律师事务所张婧璇子律师告诉读特新闻记者,3C认证,全称为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是我国依据法律法规设立的一项基础性市场准入制度,旨在保障消费者人身健康和国家安全,防范欺诈行为,保护生态环境。

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国家规定相关产品必须经过认证的,应当经过认证并标注认证标志后,方可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充电宝属于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范围内的产品,必须取得3C认证后方可在市场销售。

此外,国家认监委发布的《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管理要求》(以下简称《要求》)也对3C标志做出了详细规定。标准规格的3C认证标志需由指定认证机构负责印制,且标志应具备防伪功能,可识别、可追溯。获证产品的生产企业必须凭借有效的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或自我声明,向指定认证机构购买3C标志。

与此同时,指定认证机构也应确保标准规格3C标志印刷质量符合法律法规及相关国家标准规定。标志应具备可识别的防伪措施,应确保图案清晰、完整、耐擦拭,且能够牢固粘贴。

而根据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发布的《CCC标志防伪技术及检测说明》,3C标志采用随机数码防伪技术,每一枚3C标志都有唯一的身份信息,随机数码则可以在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的官方网站上查询。另外,还可以通过目测是否有防伪反光标志的方式,判断3C标志的真伪。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网站截图

律师说法:

印制、使用伪造3C贴纸触犯法律法规

张婧璇子律师在采访中还提到,在相关案例中,无论是“定制”3C标识,还是商家未取得认证却直接印制3C标识的行为,都已涉嫌违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五条规定,销售者不得伪造或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违反者将面临责令改正、没收违法产品、罚款等处罚,情节严重的,还会被吊销营业执照。

对于消费者而言,若为了通过机场安检、避免行李被拦截,有意向商家索取3C贴纸自行粘贴。此类行为如被查实,可能涉嫌扰乱公共秩序,将面临行政处罚。如果这类行为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商家、消费者以及电商平台都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其中,商家作为生产者或销售者,将承担主要责任,甚至可能构成刑事犯罪。

张婧璇子律师提醒,若消费者在购买产品后怀疑其3C认证标志存在问题,可以访问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官方网站,利用产品型号及证书编号进行真伪查询。同时,仔细检查标志上的随机数码防伪信息是否唯一且清晰可辨。如果发现异常,应立即与商家沟通。若商家无法提供有效证明,建议及时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以便监管部门展开调查并采取相应措施。

张婧璇子律师进一步指出,消费者应当选择正规渠道购买产品,购买前核实3C认证状态,避免因贪图便宜而忽视认证合规性,共同维护健康、安全的消费环境。同时,商家也应严格遵守认证制度,凭有效证书购买正规标志,切勿抱有侥幸心理,否则将面临法律的严惩。

《读特普法》是由读特新闻客户端打造的一档法律科普栏目。 本栏目中,我们将定期邀请深圳律师协会注册资深律师作为嘉宾,为公众深入剖析近期社会关注的热点新闻事件。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张蕾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张颖

(作者:读特新闻记者 陈丽玲)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