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巿特别报道|上半年港股公司回购总额超900亿港元 腾讯控股回购额占比四成

读创财经 钟国斌
07-02 18:30
摘要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钟国斌

今年上半年,港股上市公司再掀回购潮。据同花顺数据统计,今年1月1日至6月30日,共有203家港股公司实施了回购,合计回购股份40.31亿股,合计回购金额达934.30亿港元。港股上市公司回购家数较去年同期增加20家,实施回购的公司主要集中在互联网、银行、保险、医药、消费等行业。

业内人士认为,港股4月初出现较大波动后,港股上市公司回购活动明显升温,这无疑传递了市场乐观情绪,有助于提升投资者信心。

根据记者梳理,互联网科技巨头和大金融蓝筹成为港股市场回购主力军,部分细分行业龙头也加大了回购力度。今年上半年,回购金额居前的港股上市公司中,既有腾讯控股、汇丰控股、友邦保险、快手-W等互联网巨头或大金融蓝筹,也有中远海控、中国宏桥、周大福、药明生物、安踏体育等细分行业“领头羊”。

据记者统计,今年实施回购的203家港股公司中,回购金额超过1亿港元的有36家,回购金额超过10亿港元的有10家。港股“回购王”依然是“股王”腾讯控股,该公司今年上半年累计回购额达365.40亿港元,占港股公司回购总额的四成;汇丰控股、友邦保险位居二、三名,今年上半年累计回购金额分别为186.97亿港元、149.89亿港元。

从二级市场表现来看,港股回购金额居前的上市公司中,多数公司今年上半年涨幅不俗。例如,今年1月1日至6月30日,腾讯控股、汇丰控股、友邦保险、中国宏桥、快手-W、周大福、药明生物、安踏体育、小米集团-W累计涨幅分别达21.78%、30.35%、27.61%、63.81%、53.08%、99.41%、46.07%、22.93%、73.77%。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部分龙头公司加码回购。以“回购王”腾讯控股为例,今年5月份以来,腾讯控股再度开启年内的新一轮回购。5月19日至6月30日,腾讯控股已连续31次出手回购,合计回购股份3045.30万股,合计回购金额达155.14亿港元。今年上半年,腾讯控股总共进行了55次回购,合计回购股份8186.7万股,合计回购金额达365.4亿港元。

近年来,腾讯控股的回购之路备受瞩目。自2021年以来,腾讯控股连年的回购金额都创了历史新高。2021年腾讯控股回购了558.18万股,回购金额达25.99亿港元;2022年腾讯控股回购了1.07亿股,回购金额飙升至337.94亿港元;2023年腾讯控股回购了1.52亿股,回购金额高达494.33亿港元;而到了2024年,腾讯控股更是以回购3.07亿股、总额1120.03亿港元的成绩,蝉联港股“回购王”。

据悉,近年来腾讯控股强化股东回报,进行注销式回购和加大现金分红是两大重要举措。

在交易所非强制制度下,腾讯控股一直主动选择注销式回购,这一举措带动了总股本的显著下降,直接增厚了每股收益,增强股东回报。截至目前,腾讯控股总股本已下降至91.66亿股,相比2021年底的96.1亿股,腾讯控股总股本减少了4.4亿股。

现金分红方面,腾讯控股2024年派发现金红利为每股3.4港元,较2022、2023年的1.6港元及2.4港元显著提升。腾讯控股2025年拟派发每股红利4.5港元,同比增长32%,分红总额约合410亿港元,再加上回购计划至少800亿港元,2025年总股东回报预计超1210亿港元。

龙头公司良好示范效应,助推港股领涨全球主要股市。今年上半年,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涨幅分别达20.00%、18.68%。而美国股市三大指数上半年涨幅均小于6%,道指、标普500指数、纳斯达克指数涨幅分别为3.64%、5.5%、5.48%。

展望港股下半年行情?华夏基金认为,在经济复苏、AI业绩催化预期以及更多优质企业赴港上市背景下,下半年恒生科技的估值有望持续提升。而一旦有爆点事件催化,高弹性、高成长等特性也使其具备更大的向上动能。

(作者:钟国斌)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