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5家企业入广东省“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

宝安湾
07-01 21:05
摘要

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高山 


近日,2025年广东省“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案例名单(第一批)公示,宝安传捷报:海弘装备、果力智能、镭神智能、海清智元、南科佳安5家企业首批入选。



▲资料图片。

其中,灵巧手赛道的代表企业——果力智能,在获选之际又迎来一则重磅消息:获得A股上市公司飞荣达科技的战略投资,成为其控股子公司,这一资本动作,标志着具身智能领域的技术整合和产业协同迈入更高阶段,为行业注入了更强劲的发展动能。


具备核心优势的灵巧手科创企业


果力智能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专注于灵巧手与具身智能机器人研发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拥有从设计、控制到材料工艺的全栈自主研发能力,是全球少数具备“刚—柔—软耦合”灵巧手技术的企业之一,产品已通过中、美、欧多国认证,并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特种作业、服务机器人等多个场景。


其核心产品出货量位居全球前列,多次入选政府典型应用示范案例,并承担深圳市科技重大专项、人社部留学人员创业启动计划等多个重点项目,技术实力与产业落地能力兼具。


此次与飞荣达的合作,被业界认为是“硬碰硬”的强强联手:前者在机器人操控末端拥有核心优势,后者在散热、电磁屏蔽等关键材料与结构件方面经验丰富,未来将在股权投资、联合研发与行业落地等多个维度实现深度协同。


宝安打造具身智能“后备军团”


据《中关村》杂志数据,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正处于加速起飞阶段,预计从当前的76亿元快速增长至2035年的1.12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其中,中国市场将在2025年突破53亿元,2035年有望超过3000亿元,占据全球市场的三分之一以上。


作为人形机器人的关键零部件,灵巧手通过集成力觉、触觉和视觉等多重传感器,使机器人具备精细感知与自主操作能力,是实现复杂人机交互的核心支撑,被誉为机器人进入现实生活的“最后一厘米”。这一部件不仅技术门槛高,而且在整机中占据20%-30%的成本比重,正成为引领未来机器人成本结构和性能突破的关键领域。


果力智能在这一赛道中已具备明显的先发优势,依托其自主可控的技术路径与量产能力,正迅速抢占千亿级蓝海市场的战略高地。


这背后,离不开宝安完善的创新生态支撑。果力智能当前入驻的汇智研发中心,是宝安区打造的首批“无忧空间”之一,聚焦初创科创企业核心需求,主打“拎包入驻、拎包研发”。“公司享受了3个月免租和首年七折租金的扶持政策,研发成本明显降低。”果力创始人刘阳表示,“我们的零部件供应商大多就在宝安或周边,协作高效,很多时候上下楼就能解决配套问题。”


宝安不止有政策,还有完整生态。目前,宝安区聚集了超过5万家机器人相关企业、424家人工智能企业。区内已构建起涵盖核心零部件、本体制造、系统集成与行业应用的全链条体系,成为具身智能发展的重要策源地和技术“后备军团”。


站在人形机器人产业爆发的前夜,果力智能正以扎根宝安为起点,整合资本、技术与市场资源,持续发力“最后一厘米”的创新突破,在全球新一轮智能变革浪潮中加速奔跑。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