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今日荐书 | “粤影流金”是怎样炼成的?

读创文化广场 魏沛娜
06-29 18:50
摘要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魏沛娜

新中国成立以来,广东电影走过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广东电影在不同时期是如何与社会、历史进行深度对话的?

《粤影流金——新中国广东电影艺术史》是一部系统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广东电影发展历程的学术著作。全书以时间为主线,结合社会背景、政策变迁与文化氛围,细致呈现各个历史时期广东电影的创作实践与艺术演变。

▲《粤影流金——新中国广东电影艺术史》

郝朝帅 著

南方日报出版社

2025年5月

本书作者郝朝帅专注于中国当代电影与当代文学研究,现为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副教授。他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影片进行深入分析,串联起广东电影的发展脉络,展现广东电影在题材拓展、风格探索、叙事方式和地域表达等方面的独特贡献。书中兼顾宏观视野与微观细节,既有对历史走势的整体把握,又关注个体创作者的艺术追求与现实回应。

郝朝帅介绍,本书对作为“产业”的广东电影历程不进行重点剖析,而是将重点放置在“艺术”这一维度上,但在展开叙述时肯定还是会对“产业”有所涉及甚至有时候还需要详述。

“既然要成为一部‘以电影作品为主线的电影史’,将全书重心放置于电影作品上,那么选取哪些影片作为重点解读对象,则是重中之重了。”郝朝帅说,本书的选取标准大致也可以视为“三结合”:其一是时下公众(包括大概念意义上的所谓“文化圈”)口碑。主要是近些年在各种主题展演、专题回顾中被选中的电影,以及在大众传媒上作为“光辉历程”屡屡被提及的作品,彼此重合率高、公信度高的影片会被重点关注。其二是重要电影节奖项。获奖影片可视为受到专业圈层的高度认可,因此会被尽量多地列入。其三是个人的切身感受与成长记忆。“作为资深影迷,有些影片在青少年时期让自己印象深刻,在当时的社会上也产生较大影响,虽然时下可能并不过多见诸本土传媒,但也的确值得大书一笔,另眼相待。”

郝朝帅表示,作为一部专注于特定地域的电影艺术史,本书的阅读定位在于,对于普通电影爱好者而言,或能提供一份翔实可靠的历史档案,抑或观影指引,方便他们按图索骥;而对于影视相关部门的从业人员,则可能是一份“课外参考读物”,放置手边聊备一格。“本书既非专业学科的教科书,也不是纯粹的研究型著作。因此,本书在内容上侧重于以具体的电影作品为结构主体,表述上不避讳使用感性语言和非严谨的个性化意见,‘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印象批评’和‘学院派批评’相结合,个人见解与既往‘公论’相结合。不求面面俱到,但求言之有物。”

(作者:魏沛娜)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