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大湾区低空经济蓝皮书,深圳宝安加快推动低空经济“高飞”

读创深圳 李丹
06-27 18:40
摘要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李丹

6月25日,《前瞻大湾区(二)——力促大湾区低空经济协同发展,锻造国际低空经济发展典范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在深圳市宝安区首发,首次提出密度和发展水平优势、创新与产业生态优势是大湾区发展低空经济的两大显著优势,并系统提出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协同发展的路径建议。

同期,宝安低空经济产业协会也正式揭牌成立,成为企业沟通的“连心桥”、产业资源的“整合器”和行业交流的“大平台”。

当低空飞行从想象照进现实,谁将率先起飞?在低空经济加速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新高地的当下,深圳宝安抢占先机,一份力促大湾区低空经济协同发展的蓝皮书率先亮相,一场聚焦大湾区未来天空的盛会同步举行,标志着这片创新热土正奋力“振翅高飞”。

蓝皮书发布:为大湾区低空协同发展勾勒路径

据悉,该蓝皮书由上海交通大学深圳研究院(深圳行业研究院)、广东省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宝安低空经济产业协会联合编撰,汇聚了粤港澳三地产业、政策、技术等多方力量。

发布会上,知名经济学家、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陈宪对蓝皮书进行解读,围绕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空域管理、适航体系、跨境协同等核心议题,系统阐述了湾区在推动低空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与路径。

蓝皮书认为大湾区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发展具备由经济密度、产业基础与创新生态构成的复合优势。政策、技术、产业协同赋能将使大湾区成为我国低空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和示范样本。

在此基础上,蓝皮书首次系统性提出大湾区低空经济协同发展的“七大协同路径”:包括技术标准协同、动态监管协同、基建数据协同、场景模式协同、社会治理协同、国际规则协同、平台载体协同。

蓝皮书还强调,在现阶段,推动低空经济健康发展需要业界、学界和政府三方聚焦安全、效率和成本,在技术、 政策、应用场景和生态构建等多个维度深度协同创新。

协会揭牌、签约落地,宝安助推产业协同加速

当天的发布会不仅是一场成果展示,更是一次产业协同的实战演练。

现场,宝安低空经济产业协会正式揭牌成立,成为连接政、产、学、研、用多方资源的重要平台。据悉,该协会由宝安区政府指导、24家企业和机构共同发起成立,涵盖无人机研发、飞行服务、产业投资等多个领域。

协会首任会长谭超尘表示,协会将依托宝安深厚的产业基础,制定 “十一个”工作目标,包括建设一个培训中心、打造一个产业集群、搭建一个公共服务中心、成立一个专家智库、建设一个测试中心、设立一支产业基金等。

此外,协会还将依托宝安低空经济产业公共服务中心打造智能化服务窗口,整合政务、金融、法律等六大核心功能,以提升园区服务能级,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入驻,形成“服务赋能-产业集聚-生态完善”的良性循环。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多场产业合作签约仪式,广东省大湾区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联盟、高度创新技术香港有限公司、粤港澳大湾区航空交流协会等多家机构围绕低空场景落地、标准对接、产业链协同等达成战略合作,展现湾区在推动低空经济跨地域融合方面的积极进展。

主题交流环节中,香港吉欧系统副总经理王宁、盈科低空经济研究院深圳分院院长谭劲松等嘉宾先后发言。围绕“跨境飞行常态化”“空域精细化管理”“监管法制创新”等话题,各方观点交锋频频,凝聚了政策建议和产业共识。

“首发优势”加持,宝安加快打造低空经济高地

发布全国首个区级低空经济产业专项政策;建成全国首个城市空中交通运营示范中心、全国首个“空地协同”智慧物流枢纽以及全国首个低空经济产业公共服务中心……作为全国最早布局低空经济的城区之一,宝安的“首发”优势日益显现,率先从政策、产业、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尝试和布局。

2023年8月,宝安区出台《促进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若干措施》,成为全国首个发布低空经济专项政策的区级单位,围绕政策补贴、基础设施、应用场景等给予明确支持。随后出台的《深圳市宝安区低空经济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进一步完善了产业发展路径。在政策支持下,宝安低空经济产业链不断完善,无人机研发制造、测试运营、物流应用等环节快速发展。

从产业集群来看,宝安低空无人机产业集群已被列为2024年广东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成为全省唯一入选的低空经济代表。目前,集群内汇聚丰翼科技、智航无人机、科卫泰等头部企业,累计关联企业达610家,2023年产值超107亿元,年均增速达13.1%。

在设施配套方面,截至2024年,宝安已建成41个低空起降场、136个起降点,涵盖物流、医疗、商圈、城市治理等多个应用场景,累计运行航线137条,2024年实现商业化飞行13.48万架次,约占全市三分之一。

此外,宝安还建成全国首个低空经济产业公共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一站式适航辅导、政策咨询、融资对接、税务服务等综合支持;全国首个标准化建设的城市空中交通运营示范中心、无人机系统测试基地也相继启用,构建起较为完善的产业支撑体系。

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3月,顺丰旗下丰翼科技在宝安建成全国首个低空物流枢纽,配备自动化分拣系统与起降网络,日均处理货物20万件,服务范围覆盖大湾区百余站点,物流成本下降30%,这意味着宝安低空产业正在向商业化应用加速迈进。

起降场网格化覆盖、航线纵横交错、商业化新场景不断涌现、产业集群蓬勃发展……深圳宝安的天空正成为低空经济最繁忙的创新试验场。

图源:受访单位提供

编辑:黄晓敏

(作者:李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