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帮扶”引科技力量助农民增收, 汕头仙城镇再生稻亩产破千斤

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绪山 通讯员 张怀礼 谢渊任 文/图
06-27 08:10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近日,深圳对口帮扶协作驻仙城镇工作队(以下简称“驻仙城镇工作队”)深入田间地头,参与仙城种植大户——汕头市鑫雄种植有限公司500亩再生稻首季收割工作。经现场实测,今年首季稻平均亩产达到1000斤,较去年首季亩产900斤实现显著提升,增幅超11%。沉甸甸的稻穗不仅承载着丰收的喜悦,更是仙城镇科技兴农、精准帮扶推动产业提质增效的生动注脚。

这一增产佳绩源于近两年持续发力的科技帮扶。驻仙城镇工作队紧密协同科技特派员陈青春教授团队,将鑫雄公司列为重点服务对象,量身定制产业升级方案。科技特派员团队扎根田间,从优选适应本地的高产优质再生稻品种入手,破解种植技术瓶颈。在水肥一体化精准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科学留桩促再生等关键环节提供全周期技术指导,显著提升生产效率和抗风险能力,确保“一种两收”效益最大化。

鑫雄公司负责人表示,在驻仙城镇工作队和科技特派员的长期帮助和技术支持下,公司首季稻从去年900斤到今年1000斤,这实实在在的增产,是技术带来的“真金白银”。该负责人表示,再生稻规模化、标准化种植为后续发展稻米精深加工和品牌化营销奠定了坚实基础。与此同时,种植基地也成为培养本土农业技术人才的田间课堂,为乡村产业持续发展积蓄内生动力。

接下来,驻仙城镇工作队将继续深化“工作队+科技特派员+种植大户”帮扶机制,不断探索再生稻种植技术和经验,以科技硬支撑提升土地“含金量”,为仙城镇撂荒地整治与耕地保护提供新路径。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绪山 通讯员 张怀礼 谢渊任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