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岭南雅集:创建助力‘百千万’”系列第三场活动走进岭南书院·佛山魁星书院,学者顾作义以“从中国茶道看人生修养”为主题,以潮汕凤凰山单丛茶为引,结合历史典故与生活哲学,借助《七碗茶歌》《茶酒赋》等经典诠释茶道精髓,为听众揭开茶道背后的文化深意。当现代生活遇上古老茶道,初尝是文化传承的清冽,回味乃人生境界的甘醇。
广东省志愿者联合会会长、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学者顾作义生于茶香氤氲的工夫茶之乡潮汕,既爱茶又懂茶。讲座开篇,他便谈及岭南的茶俗之盛——潮汕人视茶如米,称“茶米”,人均年消费茶叶居全国前列。而广东不仅是茶叶消费大省,更是凤凰单丛、英红九号等名茶的产地,“琴棋书画诗酒花”的雅致与“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世俗,在此交融共生。
“大杯泡茶,从早喝到晚,实为‘牛饮’。”顾作义一边打趣,一边指出:“真正的品鉴始于观色。”优质单丛茶汤必是透亮金黄,如琥珀流光;继而闻香,轻嗅间需捕捉纯净清香,摒除杂陈异味;最高境界在于品,小口慢啜,让茶汤滑过舌尖、浸润喉头,感受其柔滑质地,最终体悟“舌根回甘,满口生津”的深层韵味。他强调,凤凰山600米以上高山茶所蕴藏的深沉喉韵,正是这“韵”之境界的绝佳体现。
“一斤茶叶,茶农采制艰辛,品杯中茶当怀悲悯与感恩。”为听众解读卢仝的《七碗茶歌》时,顾作义如是感慨,而在分享《茶酒赋》的“茶酒争强”时,他又点出:“两者无水则空,因而万物互成,莫高估己能;一个人要有自助,也要他助、天助;要学会换位思考和成就对方。”这一番由茶悟道,令在场听众频频点头。
顾作义将茶道精髓升华至人生哲学,阐释其蕴含的五重境界:自然之道是根基、修心之道养心性、处事之道彰礼仪、生命之道显价值、艺术之道达雅境。他表示,“以国家级非遗潮州工夫茶21式为代表,茶道融合技巧、器具、环境之美,调动味觉、视觉、触觉,而最终,则升华为心灵的愉悦与精神的享受。”
陆羽《茶经》称:“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字拆开来看,便是“人在草木中”,道尽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因而,品茶需循其本真,以真心真情感受茶之真香真味。茶也是“药食同源”的典范,从“君不可一日无茶”的乾隆高寿,到茶多酚消脂提神的现代科学验证,均可见茶对生命的滋养、对健康的守护。
在顾作义看来,禅宗“吃茶去”的公案,便是茶修德养性、净化心灵的例证。煮茶即为茶、器、水的和谐统一,把握火候水温之“度”,实为修持心性、追求内心平和清明的法门。他介绍,潮汕地区素来有“客来敬茶”的古风,即不要以头泡茶待客、新客来访要换茶、不让客人喝“无色茶”、不要茶满伤手等等敬茶人的礼仪,教导人们需行事有度、以礼待人。
针对听众关于单丛茶选购问题,顾作义结合个人体会,建议单丛新茶陈放半年至一年最好,久存反失其鲜。谈及茶叶的储存之法,他直言,“铁观音入冰箱易增寒性,有时候铁观音还需要炒茶,炒一下后再泡,就没那么寒凉。”交流结束后,顾作义向魁星书院捐赠专著《〈茶经〉之中国茶道》、“中国经典艺术美学丛书”,为读者送上更多精神食粮。
记者了解到,《〈茶经〉之中国茶道》通过对陆羽《茶经》的创新演绎和学术重构,总结陆羽的茶道精神,更拓展茶文化的内涵,引领大家在茶香中照见生命的本真,抵达“品茶即品人生”的审美之境。
(花城出版社供图)
编辑 李斌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郑丽虹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国庆的红漫过鹏城街巷,中秋的月挂在深圳湾的夜空,这个双节,不必复杂,只需一次简单的 “比心”,就能把对祖国的赤诚、对家人的思念,装进深圳的每一处风景里。无论你在深圳何处,用手势“比心”,让国庆、中秋元素入镜,拍一张照片、剪段创意短视频,或是写下拍照打卡图文攻略,带话题分享出来,让你对祖国的爱、对家人的情,被更多人看见! 【本期话题】#双节在深比心祖国#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0月8日 【活动奖励】优质内容可获得“深圳盒子”、读特客户端开屏展示机会
00:03
#读特小记者#小镇上的风景
乡间小路
01:04
俯瞰蚝乡湖公园 中摄在线(记者 黄建华)图为10月2日拍摄于蚝乡湖公园,该公园位于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画面中能看到公园内有大片葱郁的绿地、波光粼粼的湖水,周边分布着多样的建筑,远处林立着高楼大厦,整体呈现出自然景观与城市风貌相融合的景象,展现出独特的城市生态之美。 据了解, 公园以"碧城枢纽·蚝乡新生"为设计主题,通过整合湿地景观、人行景观桥、生态驳岸等技术,形成水湿地、水舞台、水生岛、水花园四大功能分区。建设中保留原沙井发电厂改造为文创展馆,设置蚝壳墙、蚝壳水迷宫等特色设施,成为展示千年蚝乡文化的重要载体。截至2024年,项目已获得美国建筑大师奖、香港城市设计协会年度大奖等国际奖项。#读特小记者#
【图片动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