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规模化专用光量子计算机制造工厂落成投产

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陈震霖
21:47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11月24日,北京玻色量子科技在深圳南山建成我国首个规模化专用光量子计算机制造工厂,标志光量子计算机从实验室迈向工程化量产。工厂集研发制造测试于一体,年产数十台,填补国内规模化生产空白,推动量子计算产业化。

11月24日,由北京玻色量子科技有限公司自建的“专用光量子计算机制造工厂”在深圳南山落成投产。

这是我国首个规模化专用光量子计算机制造工厂,标志着我国实用化相干光量子计算机从“实验室原理验证”阶段正式迈入“工程化量产”阶段,以自主可控的“中国智造”填补了光量子规模化生产空白。

量子是物理世界中不可分割的最小单元,表示物理量存在的最小基本单位。AI、大数据等领域的发展,对于算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量子计算领域的发展迎来巨大机遇。

据了解,光量子计算,就是利用光的量子特性进行计算的技术,是一种主流的量子计算技术。

比起其他技术路线,光量子计算不需要超低温,且具有量子比特规模大、室温稳定运行、相干时间长等多方面的优势,在短期内可实现工程化,是商用量子计算机的新兴形态。

专用光量子计算机制造工厂选址深圳南山智城,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集研发、制造、测试于一体,用于实现光量子计算机的工程化、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主要划分为两大功能板块:万级洁净生产区和综合配套支持区。

玻色量子首席技术官魏海介绍,核心的洁净生产区堪比光量子计算机的“无尘手术室”。为了维护量子的稳定,玻色量子构建了人员净化系统、空气洁净系统、微气候精准调控、特殊地面设计、行为规范管理五重保障体系。整个工艺流程是一条高度集成的“量子算力装配线”,环环相扣,精准可控。

光量子计算机共7大制程、223道工序、1000余个工步。玻色量子还设立了南北两个核心设备生产区:南区专注光学模块的纳米级精密对位与固定;北区负责量子比特初始化与读取系统的集成。二者协同,构成完整的量子计算机核心制造闭环。

不仅如此,工厂内还构建了强大的综合支持体系:对镜片、芯片、光纤等核心备件实行恒温恒湿管理的仓储物流区,以及可提供毫秒级切换、杜绝电网波动对量子态干扰的UPS电源间。

玻色量子副总裁巨江伟告诉记者:“量子计算机的定位是解决当前经典算力无法求解或者解决得不够好的复杂问题,可运用在生物制药、金融、能源、通信等众多产业当中。工厂投用将提高量子计算机批量生产的效率。”他说,深圳拥有完整的电子信息产业链和丰富的人才资源,量子计算机工厂的落地,将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发展。

玻色量子创始人、首席执行官文凯表示,工厂的目标是具备可以年产数十台专用光量子计算机的生产能力。随着国产专用光量子计算机市场规模的扩大,还有更大的扩产规划。

魏海表示,工厂的意义,在于建立了一套可复制、可扩展的量子硬件制造标准,标志着我国量子计算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的关键一步,为未来构建自主可控的量子产业链打下了坚实基础。

编辑 刘兰若 审读 张蕾 二审 许家宜 三审 刘思敏

(作者: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陈震霖)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