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梁瑛
作为“福田儿童文学戏剧周”的重要活动之一,儿童戏剧工作坊于6月8日、15日、22日在福田区艺文儿童文学院连续举办三场,吸引了200多位孩子、市民与读者参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儿童文学戏剧体验与教育的重要平台。
此次活动由中共深圳市福田区委宣传部主办,深圳市福田区公共文化体育发展中心指导,深圳童话爸爸文化有限公司承办,获得福田区宣传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支持。
据“福田儿童文学戏剧周”总导演、著名童话作家周艺文介绍,“福田儿童文学戏剧周”开展系列文学戏剧公益活动,将由深圳本土演员在福田儿童文学戏剧周期间举办包括《巴啦啦小魔仙》《冒险小王子》等儿童舞台剧在内的6场公益汇演。活动还将在福田区的公园与商业中心,设立5场以《巴啦啦小魔仙》《冒险小王子》与其它童话音乐剧为主题的二次元快闪演出活动。同时,从5月至8月,共有12场儿童戏剧工作坊公益课为市民带来丰富的文学戏剧体验。
周艺文表示,这些活动不仅将儿童文学、戏剧元素、二次元潮流与社会消费环境巧妙结合,为市民带来独特的文学戏剧与生活消费体验,还能有效吸引人流,将为商圈引流,提升福田区中轴的社会大众商业活力。整个系列活动将以艺术为媒,以戏剧为桥,通过文艺精品创作等丰富多元的形式,发挥福田区深港交流互动的优势,推动深港两地文化深度交流碰撞,为深港两地的市民朋友带来“戏剧周”的欢乐氛围。同时,作为福田区虚拟形象大使冒险小王子包小龙的形象在活动期间,将免费在福田区内使用。
6月8日开展的《声音工坊:表达感染力》,是一场关于语言魅力的奇妙旅程。在声音工坊,孩子们踏上探索之途,学习戏剧表演里丰富的发声诀窍,用抑扬顿挫传递情感;钻研发声技巧,以清晰流畅的声音掌控舞台节奏。在聚光灯下自信发声,绽放独属于自己的光彩。
6月15日开展的《表情万花筒:戏剧情绪实验室》,让孩子们化身 “情绪捕手”,在模拟多种情境中,用眼睛、脸颊、嘴巴的弧度诠释不同的情绪,加上丰富的肢体突出,掌握了表情与肢体的表达技巧,充分放松全身肌肉。
6月22日开展的《肢体密码本:舞台语言室》,是融合无声表达与语言魅力的艺术探索,孩子们既是肢体语言的创造者,也是声音魔法的掌控者,以清亮表达传递情感。无台词的肢体演绎与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诉说相互交织,让每个孩子既能用身体书写剧情,又能用声音点亮舞台,在动静结合中释放无限创意,绽放独一无二的艺术光彩。
连续三场儿童戏剧工作坊获得各方好评。儿童戏剧导演赵珩表示:“孩子们在活动中探索发声诀窍,钻研发声技巧来掌控语言节奏。一次次练习见证成长蜕变,他们解锁表达的感染力,让发出的声音洪亮有力。参加戏剧工作坊的孩子从生涩到从容,绽放声音,进入更富魅力的表达世界。”
儿童戏剧老师徐沁钰认为:“通过儿童戏剧工作坊的学习与体验,参与儿童获得戏剧表演的基本技能,提升艺术审美与表现力。他们学会如何在舞台上自信地表达自己,从而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自信和有创造力。”
“福田儿童文学戏剧周戏剧工作坊,开启了深圳儿童文学与戏剧的有趣夏天!”家长姜丽称赞说。第一次带孩子参加戏剧工作坊的家长李哲远是通过福田区文体中心公众号获得的活动信息,他说:“孩子第一次扮演了戏剧角色,在老师的引导下大胆放开了身心,释放了内心的情绪,成为了可以自信表达的自己。”
家长刘国荣在课程中惊讶地发现孩子可喜的变化,他说:“我没想到一场戏剧体验活动,让孩子变得更有信心了,并且懂得如何控制情绪与释放情绪,我觉得这样的活动对培养儿童的综合素质,提高儿童的感知力与审美能力有很好的帮助。”
感触最深的还要属活动的参与者。四年级同学曹旭说:“我对周艺文老师所说的想象力、创造力、美的欣赏力、爱的感知力,特别感兴趣,这正是我们现在需要提升的能力。”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李成恩表示,“福田儿童文学戏剧周”对促进福田区儿童文化的繁荣,增强社区凝聚力,为市民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体验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随着活动的持续开展,社区内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市民之间的文化互动和交流更加频繁。
著名诗人、评论家、导演周瑟瑟认为,“福田儿童文学戏剧周”系列活动的开展,为粤港澳大湾区儿童带来一场艺术与梦想的盛宴,催生新的文化业态,延伸文化创意产业链,开启新型娱乐消费场景,意义深远。(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