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川汇海 · 南外青年教师共学同研活动圆满结束

深派教育 刘娥
06-25 15:00
摘要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刘娥 通讯员 汪瓒

近日,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 “百川汇海 · 南外青年教师共学同研计划” 圆满收官。此次活动以 “校际经验共享与海洋文化教育探索” 为主题,为教师们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平台,也让他们深刻领略了深圳海洋文化的魅力。

教师们首站来到南外高级中学。漫步校园,随处可见的教学楼、绿茵场、创意角彰显出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仿佛诉说着学校的教育理念与故事。南外高中校办主任祝继昌热情地接待了集团青年教师,并向大家细致讲解校园每一处人文设计及其内涵。

在分享交流环节,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党委书记、南外高级中学校长梁明向青年教师深入介绍了文理兼济的南外特色。梁明表示,集团始终坚守外语教育优势,不断拓展学科维度,依托区位优势与规模体量,秉持“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育人理念。在课程体系建设上,全力推动普通高中教育、国际教育、竞赛强基培养“三驾马车”协同并进。最后,梁明以三句话勉励青年教师:“校长服务教师,教师服务学生,学生服务人类未来成长”,期望年轻教师扎根教学一线,精进专业能力,持续突破认知边界,践行知行合一,实现教育理想与职业价值的统一。

随后,带着对海洋文化的憧憬与好奇,教师们继续前往深圳大学海洋文化科普教育(蛇口)基地。教师们首先参观了蛇口邮轮母港大楼。本次活动由深圳大学海洋艺术研究中心展览教育部主任葛洋带领参观,她生动地介绍了其作为华南地区唯一的集 “海、陆、空、铁” 于一体的现代化国际邮轮母港,如何凭借强大的交通网络和高端的配套设施,成为深圳连接世界的重要窗口。

在《中国古船文化展》现场,一排排中式帆船模型整齐陈列,精巧的工艺、独特的设计让人叹为观止。葛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中国传统木帆船的悠久历史、精湛技艺以及在海洋贸易和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教师们仔细聆听,不时发出阵阵赞叹,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海洋文化底蕴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最后,在《地图里的深圳和深圳湾》展板前,教师们从海图的独特视角重新审视这座滨海之城。一幅幅详细的地图勾勒出了深圳从昔日的小渔村到如今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华丽转变,清晰展现了深圳在全球海洋战略布局中的关键地位和宏伟蓝图。

活动结束后,各校积极组织教师分享心得。教师们表示,此次活动拓宽了视野,为教学实践提供了新思路,激发了将海洋文化与学科教学融合的热情。此次 “百川汇海 · 南外青年教师共学同研计划” 为南外集团教师搭建了学习与成长的平台。未来,南外教师将继续探索教育与文化的融合之路,为培养新时代人才而努力。

(本文图片由校方提供)

(作者:刘娥)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