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龙岗区委书记余锡权接受深圳特区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之际,中办、国办正式对外公布《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凸显了中央对改革开放创新的高度重视,彰显了深圳作为经济特区、改革开放之城,承担的使命任务一直在深化。龙岗区作为深圳东部中心、产业大区,将继续坚定扛起综合改革试点主体责任,全面落实《意见》精神,努力为全市、全省、全国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新鲜经验,打造更多有影响力的改革品牌。
坚定扛起综合改革试点主体责任
深圳特区报:《意见》寄望深圳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新鲜经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贡献、提供范例。龙岗作为深圳东部中心、工业大区、人口大区,将争取在哪些方面持续发力、取得突破?
余锡权:龙岗区始终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安排,聚焦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和短板,及时出台年度改革工作要点,建立覆盖部门、街道的“微改革、微创新”项目库,去年以来已累计部署113项改革任务,全力推动多个综合改革试点事项在龙岗落地见效。例如,龙岗区“一杯咖啡办成事”服务企业模式被国务院办公厅列入典型经验案例;二三产业混合用地新模式、地上地表地下分层设立建设用地使用权两项改革相关应用场景获国家发展改革委等7部门发文推广;省调援裁诉改革现场会在龙岗召开、推广我区深化劳动争议“调援裁诉”深度衔接机制改革经验;我们还成立了粤港澳大湾区首家区级营商环境投诉监督中心、全国首个人工智能领域政府直属机构龙岗区人工智能(机器人)署,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动力活力不断增强。
接下来,龙岗区将继续坚定扛起综合改革试点主体责任,全面落实《意见》精神,努力为全市、全省、全国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新鲜经验。比如,推动“两头在外”保税维修业务试点、探索人工智能辅助医疗设备准入应用机制、完善公共数据开放共享机制等综改项目在龙岗率先落地见效;又如,因地制宜探索营商环境、民生诉求、国资集资等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推进工程容缺受理和并联审批、共建共治共享“龙岭模式”、新市政等龙岗特色改革项目,以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打造更多有影响力的改革品牌。
把科技创新摆在未来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深圳特区报:《意见》要求深圳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特别是要加强产学研高效协同、深度融合。龙岗区自去年以来开展应用场景创新工作,相继发布数批场景机会、场景能力清单和“科技篇”应用场景,上线线上工业技术研究院,并成立了区新质生产力促进中心、区人工智能(机器人)署,多管齐下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请问目前这一系列创新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果?下一步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充分发掘科技创新主体的潜力?
余锡权:龙岗区持续深化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用一体化融合,近3年累计投入超11亿元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成功撬动全社会研发投入超2000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连续多年保持在11%以上、稳居全市首位;同时,获批粤港澳大湾区应用场景创新中心(龙岗),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县,成功创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位列全国创新百强区第五名。
接下来,龙岗区将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在龙岗未来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例如,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精准滴灌式政策服务,大力实施“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推广应用工程,支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进入市场验证迭代,三年拿出百亿政府投资项目订单作为“科技篇”,面向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开放,以市场化方式为企业的AI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提供真金白银的订单支持,持续营造开放包容的创新环境;同时,我们将继续着力构建更具活力的创新生态,支持头部企业和辖区高校、科研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高标准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平台,攻关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基础前沿技术。充分发挥线上工业技术研究院、“走进成果超市”等平台作用,帮助撮合技术供应和市场需求;此外,我们还将进一步汇聚强大人才支撑,推出“深龙英才计划”、来深青年“千床万房”计划等系列保障措施,为青年人才安居乐业、创新创业提供优质低价的空间保障,还可以像网购一样“试用龙岗”,不满意随时可以“零成本”退租,让创新创业人才后顾无忧。
实施“All in AI”战略,推进技术、数据、场景赋能产业
深圳特区报:《意见》要求深圳推进金融、技术、数据等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龙岗正深入实施“All in AI”战略,加快创建人工智能全域全时应用示范区,尤其需要技术、数据、场景赋能产业,请问在这方面有哪些部署,采取了哪些具体举措?
余锡权:龙岗区着力健全要素保障和优化配置体制机制,成立全国首个人工智能(机器人)署,出台实施加快创建“AI龙岗”三年行动计划、具身智能机器人友好示范城区三年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导技术、数据、场景等新型生产要素集聚赋能实体经济。当前,龙岗实体经济根基持续夯实,国家第三代半导体创新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陆续建成,高成长性企业群体快速增长,去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900亿元,已连续7年位居全国工业百强区榜首。
接下来,龙岗区将聚焦深入实施“All in AI”战略,加快创建人工智能全域全时应用示范区,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落地,推进技术、数据、场景赋能产业协同发力。比如,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从供给端推动AI产业化,从需求端推动产业AI化,强化硬件、算力、算法、生态等各项支撑,促进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等先进技术重塑千行百业底层逻辑,培育更多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新赛道;又如,以数据共享助力产业发展,建设“区域+行业”可信数据空间、高质量中文算料库和行业数据集,打造数字家园、龙岗家医、4T for Home等创新应用项目,汇聚零散沉淀在政府部门、医院、学校内部的公共数据资源,脱敏后为企业、机构的产品研发和技术攻关提供丰富的数据支撑;再如,以场景开放激发产业活力,推出支持应用场景创新“一联盟、一平台、一政策”举措,滚动梳理开放更多特色应用场景,通过“技术+场景+订单+资金+人才”组合拳,全力支持帮助企业新技术、新方案在龙岗率先落地,形成应用驱动创新、需求牵引供给的良性循环。
编辑 欧阳晨煜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李璐 三审 甘霖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国庆的红漫过鹏城街巷,中秋的月挂在深圳湾的夜空,这个双节,不必复杂,只需一次简单的 “比心”,就能把对祖国的赤诚、对家人的思念,装进深圳的每一处风景里。无论你在深圳何处,用手势“比心”,让国庆、中秋元素入镜,拍一张照片、剪段创意短视频,或是写下拍照打卡图文攻略,带话题分享出来,让你对祖国的爱、对家人的情,被更多人看见! 【本期话题】#双节在深比心祖国#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0月8日 【活动奖励】优质内容可获得“深圳盒子”、读特客户端开屏展示机会
狗尾巴
硬核打卡!来深圳金啤坊“皮”一夏 金啤坊的前身是深圳金威啤酒厂的所在地,承载着老一代深圳人的珍贵记忆,那一句 “来深圳,喝金威”“闯深圳,喝金威” 的口号,仿佛还在耳边回响。随着城市的发展与产业的升级转型,金威啤酒厂也迎来了新的篇章。经过精心改造与活化,曾经的废弃啤酒工厂华丽转身,于2022年成功转型为独具特色的金啤坊艺术街区。
01:56
男声小合唱
00:36
新婚快乐,百年好合,早生贵子,白头偕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