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海事局6月20日发布消息,近日,第10艘国际船舶在深圳海事局成功登记落户“中国前海” 。“中国前海”船队规模自2024年10月实现零的突破后稳步攀升,2025年以来已登记“中国前海”籍国际船舶7艘,累计数量达10艘,深化国际船舶登记与配套制度改革成效显现。
据介绍,在前海试行国际船舶登记制度改革是首批深圳综合改革试点的重要内容。深圳海事部门不断探索在前海推行国际船舶登记制度、配套制度、登记服务,实现了国际船舶登记制度“系统创新”,国际船舶配套制度“多点突破”。包括放宽国际船舶登记主体、创新国际船舶检验制度、促进外籍船员在深圳国际船舶上任职、丰富融资租赁登记等船舶登记种类,实现国际船舶检验、登记、船员管理、营运和配套服务的全链条创新,切实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有效提升了国际船舶管理服务保障水平。 推动中资国际船舶经营沿海航线政策在前海落地,率先实现自贸区国际船舶内外贸兼营;进一步提升港澳及外籍船员执业便利,签发国内首份外籍船员适任证书,试点开展香港籍船员在深圳任职。2025年3月,一名香港籍船员在“招商伊敦”邮轮上任职工作,这是首位入职深圳籍船舶的香港籍船员,也是改革落地实施的重要成果之一。深圳海事部门还出台中英文版国际船舶登记工作规程与登记指南,实施告知承诺制与容缺办理制度,实现船舶转籍登记“不停航办证”,将原本需23个工作日的并联事项压缩至1个工作日内完成,首次实现国际船舶证书“立等可取”。
目前,“中国前海”籍登记船舶已涵盖散货船、冷藏船、起重船、油船等多种类型,最大单船吨位达5万余吨,总吨位约30万吨,船舶总价值近40亿元。此外,以国际船舶登记及配套制度为牵引,船舶融资租赁等高端航运要素加速集聚,全球前20大航运公司中远海运、招商轮船、海丰控股等均已在前海落地,并成功吸引超大型自航式全回转起重船和风电安装船等新型国际船舶注册“中国前海”船籍港。
下一步,深圳海事局将持续深入推进 “深化国际航行船舶相关配套制度改革”等试点任务,推动创新 “高效办成一件事”模式,积极引领航运绿色化、智能化变革,聚力提供优质海事服务,吸引更多国际船舶落户“中国前海”。
编辑 秦天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汤山文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11月20日晚,第十五届全运会田径男子4×100米接力决赛在广东奥体中心体育场进行。东道主广东队获得第四名,担纲第一棒的男子100米亚洲纪录保持者苏炳添结束了自己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场比赛。你知道“苏神”跑的是第几棒吗?

11月9日,我们将迎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赛事临近,无论你是投身运动热潮、感受竞技魅力,还是想为拼搏健儿传递心意,都不妨来鹏友圈,留下对“十五运”的专属祝福!带上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一同为运动健儿呐喊助威,为“十五运”热烈喝彩! 【本期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十五运会男子400米个人混合泳决赛现场,31岁的老将汪顺第八道出发,最终以4分14秒90的成绩强势夺冠,成为全运会历史上夺得金牌数量最多的运动员。请问汪顺累计共斩获多少枚全运会金牌?
2025年11月17日晚,第十五届全运会仰泳项目男子50米决赛中夺金的徐嘉余选手代表的是哪个地区?
十五运开幕式上,智能机器人演奏的千年文物仿制品是?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