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 日上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上演了一场 “科技与医疗的跨界联动”——“脑机接口临床评估与转化中心暨脑机接口临床研究病房” 正式成立。该中心是深圳公立医院体系中首个聚焦脑机接口技术临床转化的专业平台,将构建集临床研究、技术验证、数据解码和成果落地于一体的医研产融合高地,加速实现脑机接口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病床边”的跨越,助力神经疾病患者重塑功能、重拾希望,让 “大脑控制机器” 的科幻场景逐步成为治病救人的现实。
深圳科技创新引领 脑机接口迈向临床深水区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曾晖在致辞中表示,医院始终秉持“一切为了患者健康”的宗旨,此次中心建设的核心目标,是打造一个“临床牵引型”的科研平台。通过一体化手术室、癫痫病房和康复单元等基础设施,推动脑机接口从术前评估、术中应用到术后康复的全流程数据采集与标准化管理,为“科研型全数字化科室”建设探索新路径。他提到,中心未来将主动牵头多中心临床研究、推动行业标准制定,为深圳乃至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脑机接口转化的深圳模式。
体验者尝试穿戴“脑机接口上肢主动健康系统”用意念控制手部动作。
作为脑机接口临床评估与转化中心主任,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任力杰详细介绍了中心规划与重点任务:设立BCI临床研究单元、搭建AI算法平台与脑信号采集系统、培育“医+工+研”复合型人才梯队、与企业共建联合试点项目,以及完善伦理审批和安全管理流程。同时,中心还部署了一体化病区及神经康复平台,构建“患者入院即采集、治疗过程可追踪、康复数据能反哺”的闭环式转化路径。他表示:“我们希望这里不仅是技术试验场,更是推动脑机接口走向规范化、普惠化应用的‘深圳样板’。”
顶尖团队联合攻坚,标准化转化在即
功能神经科主任蔡晓东指出,中心将重点推进临床试验、AI意图解码、产品验证与人才培养等工作,建设以数据驱动、转化导向为特色的临床科研平台。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王立平所长表示,中心的落成标志着深圳在脑机接口领域初步建立起“基础研究—临床验证—产业转化”的通路,有望成为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在神经科技领域的实践范例。
微灵医疗首席科学家李骁健博士则现场分享了植入式脑机接口在运动功能重建方面的研究进展。国家神经调控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专家袁媛指出,近年来国产脑深部电刺激(DBS)和脑机接口技术取得重要突破,部分设备已实现临床应用和国际认证,逐步形成闭环控制能力。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脑科学计划的重要承载平台,该中心的成立不仅标志着深圳脑机接口技术进入临床转化“深水区”,也将为深圳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产业创新高地提供重要支撑。
(受访者供图)
编辑 秦天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汤山文